【世界看亚冬】外媒眼中的亚冬会关键词:“绿色、科技、节俭”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11 17:27:37
分享

中国日报网2月11日电 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赛场上,运动员们全力以赴,展现出超高的竞技水平,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此外,本届赛事的开创性技术应用和始终秉持的 “绿色” 理念同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有前沿创新技术助力,赛事体验更加顺畅和智能。在科技的“加持”下,各种先进技术的运用让开幕式精彩纷呈,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这些赛事背后的小细节,不仅体现了亚冬会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也让本届赛事更具意义。

“旧”场馆焕发“新”生机 赋能城市未来发展

巴林新闻通讯社(Bahrain News Agency)在日前的报道中特别关注了本届亚冬会的绿色环保理念。文章称,这是历史上首次大型国际赛事将完全依靠风能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来运行。本届亚冬会所有冰上项目将利用现有场馆,这些场馆已对制冷、除湿、照明、供暖和网络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赛事结束后,这些场馆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环境和更完善的设施向公众开放,亚冬会所秉持的绿色低碳理念也将对未来的日常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巴林新闻通讯社报道截图

据相关报道,位于哈尔滨的13个场馆被选为第九届亚冬会比赛场馆,其升级改造全部遵循“绿色”原则,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绿色低碳技术。赛事组委会表示:“为了实现环保目标,场馆的供暖将采用绿色能源,供电将采用超低能耗技术。”

非中经济网站(Africa China Economy)在文章中也着重提到,2025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是历史上首次实现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在改造、建设、测试赛和正式比赛期间全部使用绿色电力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作为该省首个室内滑冰馆,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经过改造升级已焕然一新,再次亮相。

此外,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所有场馆都是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拆除和重建,这既满足了赛事需求,又能在运动会结束后继续发挥作用。

科技赋能“智慧”亚冬 开创赛事新体验

国际专业旅行杂志《Travel and Tour World》网站9日的报道关注了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称这场开幕式巧妙融合了文化、技术及哈尔滨“冰雪之都”的独特魅力。此次开幕式创新地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主会场与冰雪大世界分会场同步举行。双会场协同联动,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冰雪表演。

“Travel and Tour World”网站报道截图

为了充分彰显哈尔滨的文化特色,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等地标元素巧妙融入其中,非遗与当代艺术、先进技术相互碰撞,为传统文化赋予了全新的视角。在开幕式中,大量先进智能技术惊艳亮相。AR、裸眼3D、超高清沉浸式屏幕齐上阵,营造多维冰雪仙境。VR技术与超高清摄像机的配合,为在线观众提供了动态且互动式的观看体验,真正实现了全球共享这场视觉盛宴。

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图为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科技的力量不仅让开幕式大放异彩,在本届亚冬会上,十多项突破性的5G技术也得到了充分应用,这标志着体育领域的技术融合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以亚冬会信息技术指挥中心为例,其能够实时监控所有系统,而专为国际冬季赛事打造的专业云平台则是整个运营工作的核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利用最新的技术创新来确保赛事顺利进行,提升运动员和观众的体验。

亚布力是本届亚冬会雪上项目的竞赛舞台。图为2月10日,中国选手刘昊宇在比赛中。(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在亚布力赛区,同样科技感十足。这里增设了10个5G基站,实现高寒环境下的5G网络全覆盖,让赛场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与世界紧密相连。亚布力滑雪场配备的最新5G-A网络,可以支持低空安全和经济活动的综合传感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赛区的技术水平。这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黑无人机干扰赛事的风险,而且在亚冬会结束后,还将为当地提供低空无人机送货等便捷服务。

另据英国“碳简报”(Carbon Brief)网站报道,本届亚冬会场馆除了实现亚冬会历史上首次实现100%绿电使用,同时,哈尔滨亚冬会组委会还投入使用了350辆醇氢电动汽车,这是醇氢电动汽车首次大规模服务国际性体育赛事。

(编译:马芮 编辑:夏梦晨 齐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