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营经济发展脉动丨爱拼才会赢 实力锻造发展新动力

来源:新华社
2025-02-24 08:55:01
分享

点击观看视频

国产AI大模型的高性能惊艳全球;机器人亮相春晚玩起了高难度转手绢;国产电动汽车品牌凭借过硬的质量和高性价比,逐渐赢得国际市场青睐……新征程上的我国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在多重政策支持下,不断以自身实力锻造发展新动力。

2025年1月28日,杭州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央视春晚后台。新华社发

2025年2月17日,用户在DeepSeek手机客户端上提问。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公关总监杨迁认为,提升企业内生发展动力“要通过创新驱动催生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提升技术壁垒。”

摇橹船科技创始人郑道勤也说,“企业要植根于市场需求,打造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内生动力。”

针对高反光表面缺陷,摇橹船科技研发团队研发出曲面高反光表面3D缺陷检测系统,检测精度突破光学检测极限值。(受访者供图)

向“新”而行 攻坚克难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我国中小企业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其中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60万户。

RV减速机,这一工业机器人中制造难度最大、成本最高的核心零部件,很长一段时间80%以上依赖进口,是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卡脖子”的卡点。

北京智同精密传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年研究,在高精密RV减速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工业机器人用高精密RV减速机的国产替代。

“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和开发,我们在精度保持性以及寿命方面有了大幅度提高,现在大部分国内企业也可以生产RV减速机了。”北京智同科技首席科学家、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跃明介绍。

北京智同精密传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中国工业机器人用高精密RV减速机的国产替代。新华社记者 邹尚伯、闫志国 摄

向“高”攀登 塑造优势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福建是我国纺织业大省,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已超过万亿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大批民营企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加速转型升级。

在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生产线飞速运转,用来生产尼龙纱线的原料不再是石油提取物,而是废旧纺织品。

“爱赛纶”,即消费后再生锦纶纤维产品,是永荣锦江自主创新的环保再生绿色产品。公司研发总监黎明介绍,“通过我们自主的超临界的技术路线,整个过程是不需要添加任何的化学药剂,从而实现了废弃的尼龙服装面料回收,制成环保的再生的纤维。”

福建永荣锦江自主创新的环保再生绿色产品“爱赛纶”。新华社记者 宓盈婷、林凯 摄

近年来,民营企业正逐步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外贸“主力军”民营企业进出口2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继续提升至55.5%。

位于浙江湖州的牧星智能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物流机器人的科技型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企业研发的一台台技术过硬的机器人走出国门,远销全球2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

“像我们公司也是在全球,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德国和美国都有分公司。我们前几年还是在做物流行业替代海外的高端物流装备,现在已经从替代变成为全球引领。”牧星智能创始人兼CTO黄志明表示。

通过自主创新,牧星智能研发的物流机器人走出国门,远销全球2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受访者供图)

政策扶持 激发活力

水深则鱼悦。民企的发展活力,根植于政策沃土。为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密集发声、精心部署,从出台“民营经济31条”,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再到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持续细化、落实,促进形成社会信心增强、基本面改善、创新活力迸发的良性循环。

天津艺点意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巩书凯告诉记者,通过对接资源、对接政策,对接资金,公司不管是在融资方面,还是客户拓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进步。天津龙创恒盛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松楷认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的减免,研发经费投入以后又给予一定的补助,让企业获得了非常大的益处。”

向“新”谋远,借“智”攀高。依托政策“东风”,越来越多民营企业主动作为,以爱拼会赢的精气神,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加速竞跑。

这是1月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2025布鲁塞尔车展上拍摄的比亚迪汽车。新华社记者 孟鼎博 摄

统筹:吴炜玲

编导:张欢

作者:孔令杭、吴明宪、于晓苏、刘海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