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安
从白塔寺街区再生,到首钢园高炉涅槃,从隆福寺创意焕新,到亮马河更新变靓……北京文旅融合的独特优势在向深向广发展中得到真切验证,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如何焕发中轴线鲜活的、青春的魅力,仍是有待解决的课题。
先贤对话
北京旅游何以成其“大”
2024年“十一”假期,北京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各种文化新消费精彩迭出,经典旅游场景也不断尝试用文化艺术丰富内涵、推进创新。
比如国庆节期间,景山公园里举办的一场雕塑展就颇有意味。孔子与老子的大型雕塑分列在公园正中的绮望楼门前,在这个曾经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再现“问道”这个孕育了中华文化精神的经典场景。此外,与观众一起“漫步”于中轴线上这座古典园林里的还有黄帝、炎帝、庄子、屈原等中华文化标志性人物形象,以及对话中的孔子与苏格拉底、达·芬奇与齐白石……北京中轴线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中外文化名宿在此展开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和艺术对话,成为北京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这些由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先贤形象吸引观众19万余人次参观,虽然和北京游客接待量所创造的数据相比,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却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
去年10月,北京市召开旅游发展大会,提出着力构建“大旅游格局”的战略目标,并首次明确将旅游业作为促进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旅游何以成其“大”?一业连百业,协同发力牵涉方方面面。但是回应这个大命题,核心仍然是扣紧文化的脉动。“文”是资源,更是灵魂,也是成其“大”的关键和空间。
乐见流量
但更需文化内核
当前,文旅融合已经处于向深、向广发展的新阶段,在挖掘北京文化资源,看到文旅融合对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重要价值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文”的价值既要有深度的挖掘、广度的拓展,也要有新的培育、新的创造、新的形塑。也就是说,文旅深层次、高水平融合发展不仅要为当下城市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要不断积淀和塑造富有新时代北京特色的独特气质。这种文化气质既依托于传统城市风貌和文化资源,也借助于科技、时尚等创新载体增添活力,更需要通过富有中国精神、北京特色、时代气息的艺术创造来培育、形塑。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一些城市、景点通过挖掘文旅资源、借助现代传播手段等,的确实现了一段时间的“流量经济”。但其中的不少经验也说明,不能因为要去抓住一时的风口,热衷打造“爆红”“破圈”文化现象,就不做长远考虑,就忽视文旅行业发展规律,特别是忽视文化工作中最基础、最需要沉淀的部分。
2024年,北京东城区与中国美术馆合作改造提升美术馆东门外空间,更新后的口袋公园迎来三组中国美术馆馆藏经典雕塑,因地制宜实现了公园品位的极大提升。塑立三组雕塑虽不是引人眼球的大工程,却和“口袋公园”的立意相得益彰,小巧、恰切地形塑了新的文化地标,促成了美术馆建筑与城市街道空间的融合、过渡,增添了居民和游客在视觉审美和空间体验上的舒适感。
“口袋”虽小,却反映出新的课题:如今北京老城保护更趋科学合理,简单的外立面更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复兴的需要。如何深度结合北京文脉和不同区位特色,汲取过去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以超越短期网红打卡效应的眼光,形塑新时代新北京的文化景观,需要在“大谋划”和“小角度”上做深入研究。
打造游径
统筹优质文化供给
北京是拥有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申遗成功,中轴线巨量文旅资源还需要更深入的系统梳理、更契合时代需求的文化阐释、更具有体验感的场景应用与创新转化。在此基础上,中轴线上分散着的遗产资源完全可以串联成一条更具品牌效应的“珍珠项链”,而艺术恰能穿针引线。
当前,来京旅游聚焦天安门、故宫等传统场景的固有模式仍是主流,特别是旺季游客人流过于集中等问题仍待破解。当前,新的文旅产品不断、新的消费场景迭出,也在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北京中轴线旅游提供多元参考。
中轴线的特殊性要求,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必须是首位的,与之匹配的公共艺术必须坚持融合性、注重经典性、体现独特性,不能出现简单求大、一味求怪、盲目求洋等现象。同时,保护不是封闭,发展也可以实现更好的保护,因为中轴线始终是一条“活着”的轴线,是北京市民“日常”的轴线。因此,与之匹配的文化供给,既需要从历史中挖掘资源,也需要在创新创造中展现新意。城市公共艺术要发挥价值,一个突出特点是必须为市民喜闻乐见,必须是人民喜爱的真艺术,而不是置之不理的空壳子。要让艺术的主题性、经典性追求与市民,特别是当代青年的精神、审美需求形成呼应、展开互动,让中轴线成为一条“青春”的轴线。
总之,通过恰切的文化供给、营造新的艺术场景,既可以有效调节人流,助力保护文化遗产,也可以让中轴线作为黄金游径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未来,以“游径”视角观照整条中轴线,以创新方式统筹规划中轴线不同点位的文化活动、景观,整体设计、一体调度,可以在打造新的文化品牌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传承古都文化,创新京味文化,发扬红色文化。
提炼标识
让精神力量可触可感
中轴线不仅是一条文化遗产的旅游线,更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的象征意义,是一条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文化亮线。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标示着中华民族精神坐标;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上《旗帜》《信仰》《伟业》《攻坚》和《追梦》五组大型雕塑,昭示新时代不忘初心、迈向复兴的精神航向。在中轴线这条精神文脉上,不同时期的公共艺术已然超越艺术本身,特别是随着历史的沉淀、文化的积蓄,时代的丰碑也终将因其丰沛的精神内涵而成为永恒的丰碑。
立足新的文化使命,以“中轴线+公共艺术”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可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的有益探索。也正如许多经典雕塑之于西方著名城市一样,雕塑等公共艺术不只是城市中的艺术装点,也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精神象征、文化符号和旅游节点。而对于市民,这类艺术常常出现在身边,乃至融入日常生活,可以让人们在日常不觉中感悟精神与文化的力量。
因此,面对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和复兴,“中轴线+公共艺术”,不仅能够以“小切口”“零切口”介入的方式传承文化遗产,又能够在城市文化复兴、旅游场景优化、市民生活环境提升等多方面取得收益。更具长远意义的是:以具有经典价值的雕塑艺术语言展现中华文化精神和文脉传承,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艺术形象塑立于中轴线,可以让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真正“落地”,更加可亲、可感乃至可触,其影响也将更为深远。
作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中轴线反映了中国人追求“中”“和”的哲学思想和精神世界,这种精神思想已经散落、融入方方面面。申遗成功不是为了获得一个标签,恰恰是在此基础上,中轴线不仅要凸显出自身所蕴含的中国精神,还应该成为展现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载体、场景,成为贯穿其中、提纲挈领的桥梁。中轴线的精神内核饱含活力,文化底蕴历久弥新,它不是一段尘封往事的线段,它连接历史,指向未来,艺术赋予其美的温度,闪耀其精神的光芒。
图源/中国美术馆、景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