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总站司晋督第三期培训班轮训大队承训点组织培训队全体学员参观云南省博物馆,这座镌刻着西南边疆千年文明的殿堂,不仅是一部立体的云南通史,更是一本厚重的纪律启示录,从茶马古道到数字云南,从青铜礼器到红色信物,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叩问在此交织,在“静默观展”中读四风建设跨越时空的精神实质。
历史沿革里的真理检验。 在数字经济展区,对比茶马古道马帮"锅碗绑鞍、席地而眠"的行装与当下少数干部调研"层层陪同"的现象,对"轻车简从"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体悟。凝视大理国《德化碑》拓片,"减税赋、罢奢役"的铭文清晰可辨,古代边陲政权尚知"轻徭薄赋"方能长治久安,作为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更应警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严厉要求自己,要认真学习研讨、认真查摆问题、立行立改,干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真正做到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群众、无愧于岗位职责,坚决抵制“四风”问题,只有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方能行稳致远。
千年器物里的作风密码。 在古滇国展厅驻足,牛虎铜案上祭祀牛牲的精细分解令人震撼——先民对祭品使用有着严格规制,多余骨肉皆分与族人,这是一种"取一牲而惠众民"的古老智慧。当前,移民管理机构正在推进“三新建设”这正是需要我们基层单位在末端落实上紧盯作风建设重要时期,厉行节约成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必不可缺的作风精神,充足科学的考察调研,是后期建设的根本依据,要把准基础设施在实际工作中所能发挥的功能作用,始终紧盯基础实施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能实现其的使用价值,避免投不及用造成资源浪费。
静默展柜中的纪律回响。 在展柜里,1949年滇桂黔边纵队《入城守则》手稿引人深思:"不得接受商民馈赠""借用门板必须归还",这些具体到"一针一线"的纪律要求正是历史的先声。作为现役部队集体改制的移民管理警察,现役时期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应该主动扛起狠抓作风建设的政治责任,把落实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融入日常、常抓不懈,通过系列制度安排,大力开展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全警政治意识、规矩意识、纪律意识,确保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落实到日常生活、实际工作中。
历史棱镜下的自我革新。 古代铜镜展区给予特别启示:汉代"见日之光"镜在暗处仍可映物,正如作风建设永远需要"抓常抓长"。对照"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警示我们"文山会海"竟是历史顽疾。作为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应该强化工作谋划前瞻性,围绕上级党委决策需要、职责任务需求等实际,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调研课题和调研计划,摸清、摸准、摸透真实情况。持续改造学习、改进工作、改变作风,以实诚、实干、实绩的作风,为云南移民管理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展现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