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融合让“空心村”变“暖心村”

来源:东方网
2025-05-13 17:04:50
分享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空心村”是令人牵挂的痛点。年轻人外出闯荡,留下老屋孤守岁月,田地撂荒生长野草,村庄沉默着褪去生机,乡村振兴面临“缺人才、缺技术、缺活力”的问题。要把“空心村”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硬骨头”,以组织振兴激发党建融合之力,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空心村”,以党建“红色引擎”驱动“空心村”破茧蝶变。

党建引领聚民心。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党建融合不是口号,而是聚拢人气、聚齐人心、聚合人力的黏合剂。在“空心村”,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组织动员对乡村治理的关键作用,党组织带着党员干、党员带着群众干,形成人人尽力的良好氛围。要以乡愁为纽带,建立在外能人信息库,逢年过节送问候、送政策、送关怀,让游子感受“组织温度”,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干事创业。要通过党员联户、网格管理、阳光议事,让村民从“站着看”变为“跟着干”,从“旁观者”变为“当家人”。要建强党群服务中心,推行代办服务、上门服务、定制服务,用贴心服务换取群众的真心支持。

党建赋能兴产业。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产业振兴就没有乡村振兴。要坚持党建赋能产业发展,既要找准“绿水青山”的价值转化点,更要激活“沉睡资源”的发展爆发点,让乡村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要坚持规划引领做在前,立足资源禀赋,挖掘特色优势,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蓝图,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同质化竞争。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土地流转规模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产品营销品牌化,打通“农业+文旅+电商”链条,发展观光农业、研学基地、直播带货,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充分彰显“党建强则产业兴”的硬道理。

党建铸魂育乡风。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党建引领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让文明乡风滋养人心、浸润乡土,全面夯实乡村振兴的精神土壤。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要组织群众构建文化宣传矩阵,组建秧歌队、创办农民画室、开设道德讲堂,用“送文化”点燃群众热爱生活、扎根乡村、奉献农业的热情。要坚持党员带头树新风,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义务打扫村道、调解纠纷、照顾孤寡老人,以实际行动感召广大群众,推动乡风民风焕然一新,在乡村振兴中书写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同步提升的动人篇章。

(杨鑫 高艺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