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探索超大城市安全治理新路径首创“漏查率”评价标尺

来源:东方网
2025-02-13 14:26:18
分享

武汉市作为全国重要的超大城市,各类生产主体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安全生产面临风险点多、监管难度大等严峻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些复杂的安全形势,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坚持将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防范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积极探索创新安全治理模式。2024年将重大隐患“漏查率”作为日常安全监管的重要评判标尺,成为激发部门履行安全监管职能、企业主动排查整改隐患的有力抓手,消除一大批突出安全问题隐患,推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创新机制,为基层减负增效

武汉市探索建立了分级分类考核机制,针对地区、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实施差异化评价。考核结果直接与年度安全绩效挂钩,对未达标单位实行扣分制,并作为安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武汉市应急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重大隐患“漏查率”评价指标充分考虑了各区各行业领域的实际情况,优化了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细则,将日常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考核评分的重要依据,从生产安全事故控制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两个方面设置考核指标,既减轻了基层负担,也激发了基层主动排查隐患的积极性。

江岸区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说道:“以前年底考核,各种检查和台账让人应接不暇,现在有了‘漏查率’这个评价指标,我们平时就把隐患排查工作做实做细,年底考核也轻松多了,工作压力减轻了不少。”

精准施策,倒逼隐患排查治理

“漏查率”如同一根“指挥棒”,倒逼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力度,督导各辖区各领域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主动排查整改隐患,做大隐患排查“分母”、降低重大隐患漏查率,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以前是我们帮助和督促企业查隐患,现在企业主动排查、自觉整改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武昌区应急管理局李丰感慨道。

“这个指标很直观,我们企业也能看懂,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武汉市地铁集团李欢表示。

通过一年的运用,重大隐患“漏查率”评价指标成效显著。从初步了解情况看,“漏查率”较低的区和部门,安全生产工作都抓得比较扎实,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也明显低于往年;而“漏查率”较高的区和部门,自己也认识到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力度明显不够,安全风险相对较多。

持续优化,筑牢安全发展基石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表示,重大隐患“漏查率”评价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进一步完善指标设置、改进评估方法、优化运行机制,以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充分发挥其激励和约束作用,从而推动各级部门和企业更加重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在完善指标设置方面,将充分考虑行业特性、区域差异和企业规模,动态调整指标权重,避免“一刀切”现象,确保评价结果更贴合实际。在改进评估方法方面,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和效率。在优化运行机制方面,将重点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问责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企业排查和整改问题隐患的意愿和能力。相信随着“漏查率”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武汉市安全生产形势将持续稳定向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黄磊、熊忠阳、许佳琦、龙嘉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