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教育,更是民生;是传承,更是希望!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规定每年5月第二周为职业教育的活动周。今年职业教育周的主题是“一技在手,一生无忧”。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如何构建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工作模式,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每个职业院校的辅导员必须要探索的课题。
一、贴近学生,围绕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培育学生“三个精神”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职业教育的主力军,所以辅导员肩负着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责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学生,与学生形成沟通、理解、信任的关系。
这一大学生群体成长在网络时代,他们在入学之前基本生活在教育大众化、经济全球化、生存网络化、价值多元化时空背景之下,这些境遇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大学生群体选择报考高职院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普通,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其中大多数高职学生对高职教育认识不深,报考高职院校是无奈的选择。相比于同龄普通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状况比较复杂,政治意识相对薄弱,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有时对是非标准把握不准,标新立异又缺少团队精神,责任意识相对欠缺。但同时他们思想更活跃, 参与意识更强烈,更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价值取向多元化。而这些正是新一代高职学生的基本特点。
辅导员通过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帮助高职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态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品质和行为规范,激励学生在职业生涯中融入“三个精神”,将思想政治教育对“三个精神”的引领作用渗透到学生的文化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中。借助思想引领树立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新一代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扭转工匠精神社会认同感缺失的现象,为培育“三个精神”奠定思想基础。
二、贴近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实践,培育学生“三个精神”
文化建设是一种特有的综合性的文化体现,应始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强化思想引领、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为中心,为学生建设丰富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精神文化提供重要的阵地。辅导员要利用教室、寝室、学生一站式社区等重要场地宣传“三个精神”。
弘扬培育学生“三个精神”,离不开营造良好的额文化氛围。辅导员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线上线下合力开展关于“三个精神”的文化建设,线上通过自媒体宣传“三个精神”的典型事迹,线下组织多样文化品牌活动,强化文化育人作用。例如:开展弘扬“三个精神”,做高技能人才”演讲比赛;辅导员利用寒暑假开展“弘扬三个精神,新青年创新创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弘扬三个精神,做最美大学生”评选活动;“弘扬三个精神”手抄报、漫画、平面设计;开展文化道德讲堂,邀请校内专业技术带头人、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名家讲座;也可以组织邀请优秀毕业生,创新创业青年进校园,开展“青年交流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定期组织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当中,融入“工匠文化”,从而强化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和时代精神,树立良好的学生干部形象,发挥榜样的力量,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
三个精神不能脱离社会的认同,同样社会的认同又离不开工匠的服务,一是通过组织在校学生“走出去”,利用志愿者活动和社团实践活动,开展紧密联系群众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让群众感受到职业教育能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同时通过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配合企业完成生产任务,在校外服务实践中,锻炼意志,体验艰辛。
三、贴近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目标,培育学生“三个精神”
辅导员要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能力素养,坚持兼顾专业和职业特点,渗透三个精神。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学生开展专业和个性化的职业能力体验式教育和实践,让学生接受工作态度、工作理念和职业精神的熏陶,达到工匠精神培育的目的。
技能大赛是检验学生技术能力水平的手段之一,是工匠技艺比拼的舞台,在校内搭建平台,培育学生崇尚技能、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为此,首先在学生中积极宣传并鼓励学生组队训练,在技能比赛中,为学生设成果展示和技能项目体验区等,传播工匠精神和职业教育正能量;其次是开展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典型宣讲,进宿舍、进班级宣讲其经验和事迹,在校内形成榜样引领学技能、交流学习共进步”的文化氛围;三是完善奖励制度,对技能比赛中获奖学生,在推优入党、评选优团干和奖学金中,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以激励的方式提升工匠技能。
面对学生毕业后就业、择业压力,辅导员培养学生要避免重技能轻人文,从而使学生缺乏人文精神、职业道德精神。辅导员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双创活动中,在观念上和就业中从向社会索要工作岗位转变到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随着职业教育逐渐普及推进,在校大学生参与到双创活动中是具有生命力的新话题,将成为时代的主流。为此,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具有前瞻性,将双创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将三个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在校学生以课程学习为基础,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走出校园积累经验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最终具备双创的基础知识和双创的实践能力。
辅导员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必须要将三个精神渗透到日常教育中,多方面进行培育匠心独运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不仅要学生侧重专业技能,更是注重其未来从业者的职业精神、价值观的塑造,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未来就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培养高素质就业能工巧匠提供有效的支持。(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赵娜 孔菁泽 冯蜀笑 李开勋 孙忠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