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智算 稳定高效|联想全栈算力基础设施新品重磅发布

来源:东方网
2024-06-17 15:33:07
分享

6月14日,以“异构智算 稳定高效”为主题的联想算力基础设施新品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在与会嘉宾和合作伙伴的见证下,联想正式发布率先搭载英特尔®至强® 6能效核处理器的联想问天WR5220 G5、联想ThinkSystem SR630 V4、联想ThinkSystem SD520 V4,以及全新NetApp AFF A全闪系列、救急1110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联想问天100G核心交换机等新一代服务器、存储、数据网络、边缘全栈算力的基础设施新品。

聚焦算力基础设施,目前联想已经构建了“一横五纵”的战略框架。“一横”是指联想万全异构智算平台,旨在面向以大模型为特征的AI 2.0时代,统一纳管异构算力,极致提升智算效率;“五纵”包括服务器、存储、数据网络、软件及超融合、边缘基础设施产品和方案,形成了覆盖通用计算、科学计算、智能计算和边缘计算全场景的基础设施产品组合。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基础设施业务群总经理陈振宽)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基础设施业务群总经理陈振宽表示,“一横五纵”战略架构不仅表达了联想对AI导向和本地化市场的不懈追求,同时也承载了联想助力客户智能化转型的长期承诺。“希望与各位一道,在全新的AI时代砥砺前行,加速中国智能化转型,释放AI时代新动能。”

联想中国基础设施业务群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周韬、联想凌拓产品管理与营销高级总监林佑声,以及IDC中国企业级研究部副总裁周震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数字化研发中心主任苏航、英特尔高级首席工程师程从超等围绕行业趋势和前沿技术做了分享。

服务器 率先支持 英特尔 全新平台 全栈算力基础设施新品 重磅发布

以大模型为基本特征的AI 2.0时代,AI应用场景在不断的丰富,快速席卷千行万业、千家万户;AI大模型也在加速更迭;AI算力需求不断扩张,大模型训练算力需求年平均增长10倍,远远超过通用算力时代的摩尔定律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AI 1.0时代。

陈振宽在发布会上表示:“AI潮流澎湃、高速发展,联想中国基础设施业务群深感AI蕴藏的巨大发展能量,正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和持续的产品打磨,寻求AI潮流中的新突破,释放AI基础设施的新动能。”

此次发布会全栈算力基础设施新品的发布,将进一步丰富“一横五纵”战略框架版图,助力企业打造稳定高效的数字底座。其中,联想新一代服务器——联想问天WR5220 G5、联想ThinkSystem SR630 V4、联想ThinkSystem SD520 V4率先搭载了英特尔®至强® 6能效核处理器。

全新的英特尔®至强®6能效核处理器是高能效数据中心之选。其基于Intel 3制程工艺,凭借高核心密度及出色的每瓦性能,可在提供高效算力的同时显著降低能源成本。同时,得益于能效与计算密度上的优势,该处理器可为众多AI创新项目提供算力基础设施支持。英特尔高级首席工程师程从超表示,未来,英特尔希望与联想等合作伙伴加速构建基于英特尔®至强®6能效核处理器生态系统,加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英特尔高级首席工程师程从超)

(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

联想中国基础设施业务群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周韬表示,联想服务器设计时最关键的考量指标包括性能、能效和可靠性,联想新一代服务器更是专门为客户“匠心打造”,主打卓越算力、极致能效比和AI智能运维智能三大价值主张。

首先在性能方面,单处理器核数增加了2.25倍,人工智能负载性能提升2倍,在云服务器应用场景下每机柜输出性能提升42%;内存带宽提升14%,全面支持CXL 2.0,E3.S容量提升2倍。在能效比方面,处理器每核能耗降低70%,且全线支持液冷模式,通过98%的功耗部件覆盖率实现数据中心PUE降到1.1以下。在AI智能运维方面,可针对关键部件如内存和硬盘的日志进行智能分析,有效规避或减少部件失效次数,从而减少客户计划外停机时间。

(联想中国基础设施业务群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周韬)

联想问天WR5220 G5是一款2U2S服务器,为客户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大型数据中心、虚拟化、在线交易、高性能计算、关键业务流和业务协同等场景提供算力。

联想ThinkSystem SR630 V4为客户高性能计算/5G核心/电子商务/流媒体/数据中心租赁等业务场景提供算力基础,主要特点就是1U高度输出2S服务器性能,节约机柜空间,每机柜输出性能提升42%,降低客户系统总拥有成本。

联想ThinkSystem SD520 V4提供了最大核心密度,在2U机箱中支持高达576个核心,可实现超密集处理能力。多节点设计为机架空间增加了更大的灵活性,并根据需要轻松扩展。并可采用联想海神Neptune™液体冷却技术,允许客户从CPU和内存选项中进行选择,以有效降低热量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最需要的性能。

此外,联想问天WA5480 G5是专为深度学习、元宇宙、生成式AI等场景打造的多元算力平台,支持多品牌、多类型的AI加速卡,可满足客户AI场景下对不同异构算力的需求。

全新发布的NetApp AFF A全闪存储系列包括AFF A1K、AFF A90 和 AFF A70等产品,可为生成式AI、虚拟化、企业数据库等客户 IT 工作负载提供助力,具备性能提升高达2倍、达到经过验证的6个9的数据可用性等优势。联想问天100G核心交换机则是专为政企客户打造的网络产品,也是企业级数据中心网络或智算中心的优秀解决方案。

联想凌拓产品管理与营销高级总监林佑声表示,作为提供从本地到公有云的统一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的企业,全新NetApp AFF A系列将提供更强大、高效、智能和安全的企业存储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中国企业在AI应用中对数据存储的新需求。

(联想凌拓产品管理与营销高级总监林佑声)

服务器稳步进阶市场前三, 依托“一横五纵” 持续推动创新共建 智算 生态

在此次发布会上,陈振宽对外公布,联想服务器已于上一个季度跃升至中国市场第三位。这是在去年第四季度实现大幅增长之后,联想服务器迎来的又一次“里程碑”式增长,标志着联想算力基础设施强势进入中国“第一阵营”。

IDC《2024第一季度中国x86服务器市场报告》显示,联想服务器当季销售额大幅增长200.2%,超市场近177个百分点,销售额同比、环比增速在前十厂商中居第一位。此外,联想服务器在众多垂直行业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实现了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全面覆盖,在运营商市场斩获了多个大单,制造业市场份额已于2023年第三季度跃居前三,而在教育市场以众多的HPC灯塔案例领跑第一阵营。

IDC中国企业级研究部副总裁周震刚表示,我们正处于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向智能时代发展的关键时刻,大规模异构计算集群、高速分布式存储、高速可预期网络、调度加速框架等成为新需求的关键词。中国服务器市场正由高速增长过渡到高质量增长,联想服务器不断取得快速增长,正在成为算力的主要供给方。

(IDC中国企业级研究部副总裁周震刚)

陈振宽在大会上详细介绍了联想中国基础设施“一横五纵”战略框架并指出,联想将继续专注AI导向和本地化市场,依托“一横五纵”夯实产品组合,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发力AI导向的基础设施。

“一横”联想万全异构智算平台于4月18日正式发布,定位于帮助客户轻松获得融合、稳定的AI基础设施,同时充分挖掘AI基础设施生产力,是AI 2.0时代联想中国基础设施战略框架的核心。其融合了算力匹配魔方、GPU内核态虚拟化、联想集合通信算法库、AI高效断点续训技术、AI与HPC集群超级调度器五大技术创新。

陈振宽透露,“异构智算平台一经发布就获得了大量市场关注,已经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客户场景之中。研发团队也在夜以继日不断创新,为异构智算平台引入更多行业领先技术,释放异构算力的巨大潜能。”

聚焦到“五纵”,则致力于打造技术领先的服务器行业标杆产品组合、AI全场景的领先存储方案、全球和本地领先的基础设施软件产品组合,以及丰富、灵活定制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为用户构筑稳定高效的基础设施。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基础设施业务群总经理陈振宽)

而在推动生态构建上,联想今年4月份发起成立了异构智算产业生态联盟,携手业内共同建设一个分工合作、规范有序、安全健康的智算产业生态。异构智算产业生态联盟首批共计16家成员单位,由AI芯片层、AI设备与系统层和AI平台与应用层,能够实现从IaaS平台、AI训练与推理到行业场景解决方案的全覆盖。

“我们深知智算产业的高速繁荣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产业链中每一家努力拼搏、不断创新的企业,联想将深度融合智算产业合作伙伴的力量,加大资源投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AI解决方案。”陈振宽表示。

在发布会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数字化研发中心主任苏航对于联想助力集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实践给予了充分认可。他表示,放下登山杖、拿起攀岩索,目前国内外材料行业积极拥抱智能设计,中国钢研充分运用小模型和大模型技术加速研发,与联想共同打造了企业级数字化研发平台,拥有了首个全图形、可移动超算平台,可支持同时运行40个大型计算任务、500个并发任务调度。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数字化研发中心主任苏航)

事实上,凭借全栈算力基础设施产品和方案,联想已携手客户打造了众多灯塔案例。如,助力打造的甘肃紫金云公共算力中心是西北最大公共算力平台,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数字化转型创新案例”;助力构建的上海交通大学“思源一号”高性能计算中心PUE值达到1.1,是目前高校中最强的高性能计算中心;在制造行业,联想还助力吉利汽车集团打造了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是目前国内汽车制造企业一次性建设的最大仿真科学计算集群。

陈振宽最后表示,AI时代充满各种未知的机遇与挑战,而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IT基础设施提供商,联想将携手合作伙伴在全新的AI时代砥砺前行,加速中国智能化转型,释放AI时代新动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