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后,国产科幻如何才能“冲出蓝海”?

来源:周到
2021-06-17 19:01:42
分享

“刚刚,我们的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了。”

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嘉宾与观众都面露笑容。但这并不是航天发射的论坛,而是一场关于科幻电影的论坛。

6月17日,在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期间,一场主题为“重塑想象·定义未来——中国科幻电影新思考”的论坛在上海举行。

与前几场金爵论坛不同,这次来的嘉宾不少都是科学界的工作者,当然也有中国科幻电影的一些意见领袖。

或许是搭乘公共交通前来,有的嘉宾在踏入会场后鞋子上还有几滴雨水。也有一些嘉宾面色严肃,或许和他长期从事的科学工作培养出来的严谨性格略有关系,但当大家在听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后,眉宇间都变得舒展开来。

“中国的科幻电影发展应该慢一点”

“原来《流浪地球2》已经开拍了啊?”

论坛正式开始,旁边的一位同行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不少人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知,还停留在《流浪地球》那里。毕竟在此之后,确实没有什么再出圈的作品。

这部根据刘慈欣同名小时改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曾于2019年上映,票房超过46亿。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片方还推出了重映版本,增加十多分钟新内容。但重映票房并不理想。

其实,这部电影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一种“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新说法。据统计,2019年立项的科幻题材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就有280部之多。如今,两年时间过去,有人不禁疑惑,中国的科幻电影是不是还停留在“元年”?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王红卫却表示,

“我反而觉得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应该慢一点,不应该快。”

事实上,中国电影的发展已有超百年的历史。如今,中国内地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国产电影也屡创各种票房纪录,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但科幻片却一直都是中国电影的短板。正如王红卫所言,科幻电影虽然是个欲速则不达的行当,但热爱科幻的拥趸们都在持续地努力。

去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也就是被业界俗称的“科幻十条”正式落地。其中涉及到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不过,中国科幻电影仍面临着工业体系、制作技术、行业支持等方面的欠缺。

“不是科幻不行,是电影不行”

《流浪地球》等较为成功的科幻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先有科幻小说,再被改编成科幻电影。

事实上,科幻文学的繁荣和科幻电影的繁荣往往有着正向的关系。科幻作家韩松表示,和比较萧瑟的科幻电影来说,科幻小说行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他表示,中国有十几个科幻小说奖,最高的奖金上百万,感觉都评不过来,

“我看了好多科幻电影,不是科幻不行,是电影本身不行。”

韩松特地强调,制约国产科幻电影的问题,可能正是电影本身。他自己的科幻小说也正被改编成电影,但他直言难度很大。同为科幻作家的陈楸帆也强调,虽然作为一名纯文科生,但他从小就对科学技术很感兴趣,在他创作的过程中,科学技术也占到一个比较大的比重,他常常在看完几十万字的科学论文后才会开始写作。

而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王红卫看来,科幻电影远远超过了电影本身的意义。他表示,科幻电影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对于电影行业来说,科幻片可以带动电影工业的成熟。

“科幻电影在历史上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雄心的体现,是高速发展的国家中的人民所展现出的一种希望感。”

此前,《流浪地球2》宣布定档2023年大年初一。由于曾参与过《流浪地球》的创作,王红卫很自然地被问到大家最关心的续集问题,他直言压力肯定会有,

“《流浪地球》无论从内容还是技术来说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可以确定的是,第二部不是以票房为目的,而是以内容为目标。”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拍摄出科幻电影,科幻电影也成为了综合国力进步的一种表现。近些年中国航天技术的成功,也给予了创作者更多的信心。王红卫强调,所谓现代意义的科幻电影的出现,也是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他同时也指出,虽然电影《流浪地球》的票房非常成功,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和国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一部科幻电影是多个因素的有机融合。不是中国电影事业、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高度,就一定能拍出好的科幻电影。”

对于科幻的认知要更新

一提到科幻电影,很多人总会浮想到遥远的外太空。但其实,我们的生活无处不科幻。

从历史上看,科幻电影中曾出现的黑科技,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的一部分,比如说蓝牙耳机、平板电脑,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数码设备最早都曾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编剧董润年表示,我们对于科幻的认知也要更新,其实现实生活就有很多科幻元素。科幻作家、编剧陈楸帆说,科幻电影与科技的关系更为紧密,但目前影视创作者的想象甚至滞后于科技发展的前沿,所以让创作者感知最前沿的技术很有必要。

过去想拍好科幻电影的中国电影工作者,更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靠的是一腔热血,甚至甘愿成为科幻电影路上的“炮灰”。陪伴中国电影商业化十几年的历程的王红卫坦言,这批成功的电影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能很清楚地认识到本土化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商业电影在中国可以蓬勃发展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前提,

“科幻电影作为类型电影和科幻本身其实都是一个舶来品。中国人怎么讲好中国的科幻片,千万不要找国外的成功模式然后试图去国产化,这是错误的办法。”

那究竟什么才是比较好的本土化方式呢?对此,王红卫也提出了他的解读:一定要与中国的历史、中国人的情感息息相关,但他同时也强调,这并不代表创作者们只需简单地把这几个元素结合在一起,

“如果只是生搬硬套,我觉得那连‘鸡贼’都谈不上。‘科幻’中的‘科’字还是永远绕不开的存在。”

创作科幻电影,本身就是对人类命运与宇宙命运的一种关注。虽然科幻电影表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但它同样需要周密的设想,这一点与科学家的支持密不可分。“科”与“幻”之间,需要科学人和电影人的共同火花。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林育智看来,科学界和电影行业虽是两个“老死不相往来”的群体,但也能愉快地在科幻电影中一起“玩耍”。制片人常洪松也呼吁:希望导演、编剧们平时要多去技术公司转转,看看我们的技术到底走到哪里了,

“随着现在的流媒体技术的发展,我觉得值得观众去电影院的电影是需要观众有更多视觉上的享受,而科幻片一定会是很重要的电影类型。”

中午十二点许,论坛在意犹未尽中散场。科学界和电影界的嘉宾们却不愿离开,纷纷在现场互加微信,聊得起劲。他们比谁都盼望着,如果明年还能参加这样的论坛,除了《流浪地球》以外,会有更多好的科幻电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