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 | 代表委员热议“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向优向新发展

来源:魅力安宁
2025-02-18 09:40:19
分享

产业兴则城市兴。自2021年起,作为云南省唯一上榜的县(市),安宁市连续三年进入工业经济百强县(市)榜单,并且排名不断上升。这与安宁市在全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背景下,立足丰富的资源禀赋,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产生的强劲动力密不可分。基于深厚的工业基础,安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不断开辟一条条新赛道。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安宁市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3+2”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石化、冶金、新能源三条“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分别完成产值973亿元、700亿元、117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79亿元,稳居昆明第1;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2025年,安宁市将围绕石化、冶金、新能源、文旅大健康、现代商贸物流“3+2”产业,优存量、拓增量、提质量,提升产业竞争力,厚植发展新优势。今年市两会上,围绕进一步抓好产业发展,代表委员纷纷察实情、建诤言。‍

转化资源优势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安宁拥有9.2亿吨高品位磷矿储量,齐聚云天化集团、祥丰集团等磷化工行业龙头企业,企业生产的精制磷酸,是制造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料。随着云南裕能24万吨磷酸铁及16万吨磷酸铁锂、云聚能50万吨磷酸铁等一批新能源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加速推进,安宁市不断强化全产业链布局,围绕磷系正极材料第一车间优势、负极石墨化油焦及沥青优势、全绿色大工业用电保障优势、云南省最大化工园区承载优势等四大核心优势,加快培育打造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

2025年,安宁市将发挥石油化工体量大、占比高、科研支撑好的优势,推动石化产业迭代升级;发挥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强化科技赋能,推进冶金产业从“原料型”向“材料型”转变;完善千亿级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鼓励有条件的市场主体参与“低空+物流”“低空+文旅”及无人驾驶汽车等应用场景打造。

“新能源产业距离千亿还有较大差距,建议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市人大代表陈廷勇认为,安宁拥有丰富的磷氟等资源,为新能源电池产业提供原料保障。云南裕能、云南杉杉、氟磷电子的建成投产,新能源电池产业上游产业初具规模,为新能源电池制造等下游产业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增长及储能领域巨大的市场潜力,新能源电池产业还将持续较长时间保持高速增长。

市政协委员、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耿海龙认为,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新趋势,安宁作为云南省工业重要基地,应加强新能源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他建议,要鼓励企业参与新能源材料制造,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整合商贸力量

促进商贸物流协同发展

作为昆明国际陆港重要“一核”,安宁发挥铁路和公路纵横成网、互联互通的综合优势,坚持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高质量推进国际陆港建设,力争在绿色石化、有色冶金、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3条千亿级产业链的基础上,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化物流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安宁市将依托产业优势,整合优化商贸工作力量,做强贸易载体、做好贸易支撑、做大贸易规模,推动贸易和产业融合互促;同时打造生产服务型国际物流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国际物流集聚区、大宗货物集结中心和国内国际班列运输组织中心;常态化开行安宁—水富港铁水联运、中老泰(昆明—拉廊)多式联运等班列,擦亮“昆明国际陆港号”品牌。

“安宁市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商贸物流服务业面临困境,诸多商业体与农贸市场同质化争抢客源,举步维艰。”市人大代表陈廷勇认为,政府应“搭大台”,推动文体旅商物流等产业融合,营造全市融合新局面;企业要“唱大戏”,各展所长实现差异化。各街道商业体按社区特色定位、分区域发展,相互补充,政企联动,激发商圈活力,打造 15 分钟社区商业生态圈,助力经济腾飞。

市政协委员李永诚建议加快北港片区保税区和海关配套建设,提升通关效率和检验模式,便于跨境冷链物流等项目的招引、合作落地,为切实打通辐射东南亚、南亚地区,推动全省和全市高附加值产品和高端物流产业及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注入动力。

优化产品供给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引进温泉运动康复中心、凤舞九天度假酒店等10个高品质文旅项目,打造“温泉+”4条精品旅游线路,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过去一年,安宁市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把人文理念注入旅游产品、景区简介、宣传推介中,全力打造文旅新模式、新场景。

市人大代表肖琳认为,过去一年,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成效明显,无论是文旅产业招商引资还是项目建设,成绩可圈可点,但仍然存在旅游业态产品不够丰富、人气氛围不足等问题。她建议,持续加强文旅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旅居经济、策划精彩文旅活动,不断激发安宁文旅发展新活力;加大文旅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持续更新丰富安宁文旅业态,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围绕打造国际一流品质的温泉旅居度假区的目标,大力发展“温泉+疗康养型”“温泉+运动型”“温泉+乡村(文艺)型”等多种旅居模式,打造旅居安宁示范;深入挖掘安宁历史文化,加强文旅融合,提升区域IP影响力,为群众生活添彩、为招商引资赋能、为产业发展增效。

“聚焦‘全国知名的康养旅居休闲度假目的地’打造目标,在安宁市域内大力发展旅居产业。”政协委员谌立业提出,将文化资源主题化、旅游资源场景化,将“古”与“今”集中展示,打造永安老街、温泉旅游小镇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显著的旅游休闲街区;因地制宜开展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体育赛事,更好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推动文旅、体旅、商旅、水旅等融合发展;加大宏观政策扶持力度,以项目建设加速度带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开发生态养生、田园休闲、民俗旅游等新产品,打造特色餐饮、非遗手艺、小剧场演艺等消费新场景,建立“安宁礼物”旅游商品清单,推进旅游商品、文创产品蓬勃发展,助力文旅产业更上一个新台阶。

全媒记者:杨宗艳(文) 图片为资料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