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育儿友好型街区 清源创新“托底带娃”模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20 16:54:47
分享

“父母都要上班,孩子没人管”

“爷爷奶奶教,又容易进入‘放养’模式”

“冬令营收费太高,难以支付”

“市面上的托管机构又不放心”

......

伴随着寒假的到来,“谁来带娃”成了很多父母面临的一道难题。为破解辖区新就业群体、两新企业职工子女及困境儿童假期托管难题,自去年起,清源街道搭建“党建引领 多元协同”的“帮带娃”模式,夯实街道-社区-公益组织多级联动的“托底带娃”体系,通过引入专业师资力量、整合公益资源,提供优质、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务,解决了部分青少年群体无人看护的困境。

街道统筹 寒假成长营开班

25名娃迎来“清源学期”

1月6日,“多彩寒假 红领巾成长营”在清源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如期开课,25名青少年齐聚一堂,开启了特殊“学期”。此次成长营共计20天,课程从上午8点半开始,到下午4点半结束,固定1小时提供寒假作业辅导,除此外还增加了书法、体育、舞蹈、安全、爱国教育等特色课程近20种,推动青少年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

“我去年就参加了暑期成长营,不仅学习了很多知识,还结交了新同学,今年听说寒假成长营要开班,马上就让妈妈给我报了名。”据了解,清源街道“红领巾成长营”从去年暑期便开始延续,11岁的子涵(化名)是成长营的“老”同学了,同学也多是1-5年级学生,年龄相仿、兴趣相似,仅一天大家就熟识起来了。

“托管不是把孩子圈起来,而是让孩子走出来,收获更多成长。”以此为目标,清源街道在设计课程时,充分引入辖区资源,融入传统文化体验、国防教育以及安全教育基地实践等内容,与去年相比课程内容更为丰富,同时,还会根据家长需求提供1小时延时服务,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社区带娃 公益资源来报到

“官方带娃”成日常

“我们可以提供一对一的作业辅导”“我是艺术生,能免费指导孩子学画画”......上个月,来自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十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前往学院社区“报到”,社区工作人员梳理志愿者特长,纳入到社区青少年托管班资源清单中,这是清源街道“社区-组织-志愿”联动托管的一个缩影。

自去年5月份,学院社区打造“莘伙实践中心”,腾出一间办公室作为“学子实践基地”,广泛征询辖区双职工家庭需求,按需吸纳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开展青少年托管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为社区提供青少年托管服务80课时。此外,社区还外展资源,邀请地区优质少儿培训商户进社区,开展公益课堂10节,惠及家庭300家次,初步探索形成了“家-校-街-社”共育体系。

不负所“托” 组织暖心联动

解“困境少年”难题

街道“托底带娃”模式,也解决了部分困境少年的成长难题。滨河东里社区9岁的王畅(化名)常年和八旬的爷爷生活在一起,去年,爷爷身患脑梗,康复后照料王畅更加吃力。

老年协会上门走访王畅一家

社区在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后,对该家庭进行了帮扶,通过申请,爷爷进入街道老年协会帮扶名单,有工作人员贴心照料其生活。王畅则成为了红领巾成长营的“长期学员”,解决了寒暑假期间“看护难题”。

小学放学早,寒暑假结束,怎么办?街道聚焦困境孩子看护难题,联动社区、萱豆书馆、街道老年协会等资源来“解困”——街道定期上门问候,解决家庭困难;萱豆书馆以最优惠价格让孩子进入托管班,2名代班老师每天轮流接送,对接学校沟通孩子学习情况,得知孩子没吃饭,大家伙轮流给孩子带饭;书馆放假期间,社区“接班”,腾出活动室,用于孩子学习,老街坊们接力维持卫生;街道老年协会协调高校志愿者,为孩子公益上课。如今,因家庭原因性格内向的王畅,在多方联动救助下逐渐变得开朗,成绩也逐渐提升。

下一步

街道将进一步坚持党建引领

拓展为民服务范围

把闲置的场地和志愿者资源

转化为具有实际效益的托管服务

打造孩子家门口的学习乐园

推动青少年群体学在清源、“育”在清源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