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南湖:深化“千万工程”实践 绘就和美乡村共富新图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26 11:19:52
分享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千万工程”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富之路。2023年,南湖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17元,是2004年的6.9倍,年均增长10.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3:1缩小到1.42:1,成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地区之一。

南湖区,正奋力推进“千万工程”建设,一幅和美乡村共富新图景跃然眼前。

美丽乡村迭代升级。走进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水清岸绿,道路整洁,随处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生态画卷。永红村不仅是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还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省首批休闲旅游示范村、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等荣誉,成为“梦里水乡”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

“2013年以前,我们永红村还是一个养猪大村。养殖业各类废污会影响我们的生态环境,于是从2013年我们开启产业发展转型之路,由养猪大村转变为发展美丽经济,水蜜桃、葡萄种植成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与此同时,我们着力于打造优美庭院、美丽乡村、和美乡村、未来乡村,不断地优化永红村的人居环境。”永红村党委书记王翔介绍说,“我们利用无人机,实时监测河道情况、道路保洁情况等,如有河道漂浮物、违章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联丰村,曾是一个环境脏乱差、臭气熏天的养猪村,如今,摇身变成了“网红村”。“村里养殖户众多,猪粪乱排导致村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环境的脏乱差让年轻人宁可在城里租房子住,也不想多待在农村的家。”联丰村党委副书记金云海介绍,2013年左右,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联丰村退养生猪,此后村里进行了“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一系列整治,环境改善后,2017年,联丰村收获了村里第一个美丽乡村点——王祥里。如今联丰村下属的自然村已有5个美丽乡村点,以点带面,联丰村实现了“全域美丽”。

伴随着美丽乡村迭代升级,年轻人回流田园,年轻人青睐乡野,村子被注入了更多发展的活力。“2005年的时候,当时村集体收入才35万元。”金云海介绍,2023年,联丰村村集体收入达279万元。

走好强村富民之路。去年,嘉兴市建设7个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其中南湖区余新镇长秦村“渔里问道”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入选。相比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是拉高标杆的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所谓‘问道’,问的是县城承载、城乡融合、两山理论和共同富裕之道。”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南湖区通过片区建设,着力描绘渔里“产业兴、百姓富、生活更幸福”的和美图景。

作为“渔里问道”和美乡村示范片区的核心区,全村4800亩耕地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建有全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服务保障面积5万亩,建成84000吨优质生态米全产业链项目,实现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绿色化、品牌化。坚持运营前置理念,建成渔里汇青创中心、“稻来米”营地、顽酷魔力院子等场景,启动青村合伙人和“乡村共建计划”,落地青村young市集,吸引入乡青年5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近百个,推动青年力量赋能和美乡村运营发展。

不仅如此,南湖区还在该示范片区成立强村公司,致力于农村管理建设、农业生产服务、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等领域,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2023年5月成立以来,先后开展“共富大棚”农机租赁等服务,每年新增收4.2万元。

据了解,“渔里问道”示范片区拥有2.77万亩高标准农田、17.5公里河道、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3个省市级未来乡村建设村和3个市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在示范片区建设带动下,余新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21.7%,各村经营性收入均超120万元。

在南湖区凤桥镇的三星村,水蜜桃产业正在成为村民们致富的“金钥匙”。三星村素有“水蜜桃之乡”的美誉,有着悠久的水蜜桃种植历史,从最初的零星栽种,到如今的规模化种植,水蜜桃产业已成为其支柱产业。

“为了与时俱进,我们村开启了网上销售的新模式,开设了‘共富’直播间,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水蜜桃的销售渠道,还带动了其他农产品的销售,进一步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三星村党委书记徐利军说。

“上世纪90年代,我们桃子要卖到城里得走水路,往往进趟城需要老半天。”回忆起自己当年卖桃的场景,一名三星村的老桃农感慨道。他告诉记者,在三星村,十年前,通镇、通村的路慢慢修起来,可以开着小汽车将桃子卖到城里。如今已经实现足不出户直播卖桃。线上销售收入超2500万元,水蜜桃亩均产值达到1.8万元。来自该村今年的一组统计数据真实反映了当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共筑美好精神家园。城乡融合发展,既要大力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也要重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南湖区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区。同时,坚持城乡一体、融合发展要求,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体制机制,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乐享南湖”更加深入人心。

南湖区凤桥镇三星村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底蕴,依托梅花洲景区、古窑、文化礼堂等阵地,村里面先后组建起12支特色文化队伍,创作村歌《流蜜的地方》,每年开展文体活动超100场。三星村还对现有的文化长廊进行了更新,将产业发展、文明和美、基层治理等众多优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同步推进,在“富口袋”的同时也不忘“富脑袋”。

今年5月,村里的三星培训中心正式揭牌,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孵化星级教学基地”“提供星级课程服务”“培塑星级人才队伍”三大特色项目,以跨区域合作共建模式,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文明创建、科创人才等多领域形成多个高质量现场教学点。“我们要努力把培训中心打造成乡村头雁、乡创人才的‘摇篮’。”凤桥镇党委委员胡晓骏介绍,截至目前,三星培训中心已承接培训班70多个,参与学员达4150人次,让基层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走出去”。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