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至13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6届缔约方大会(UNCCD COP16)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新疆代表团应邀参加此次缔约方大会,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的治沙智慧和新疆方案。
本届大会主题为“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未来”。大会期间,新疆代表团通过组织展览展示、产品品鉴等多种形式,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机构和企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新疆代表团团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委书记张志刚表示,新疆作为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一直致力于探索和实践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努力打造全国防治荒漠化的样板和典范,为筑牢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贡献。2022年新疆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2024年底,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
在中国馆展览区,新疆通过宣传片《绿的答卷》生动讲述了新疆各族群众在荒漠化综合防治特别是“三北”工程攻坚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中的艰苦卓绝和久久为功的治沙故事。特别是在科学规划、系统治理、产业融合、示范带动、绿富同兴等方面的成功案例,赢得了与会中外嘉宾的广泛赞誉。
在观看了新疆荒漠化防治宣传片后,外国代表被其弘大的场面和显著的成效所震撼。他们纷纷表示,从新疆的“柯柯牙”工程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新疆为全球防治荒漠化事业做出了卓绝的贡献。
除了展览展示,新疆代表团还积极推介了当地的林果产品。核桃、红枣、葡萄干、西梅干、杏干、巴旦木等特色干果,以及肉苁蓉、沙棘、枸杞等饮品,吸引了众多宾客的目光。12月7日,沙特政府官员在新疆展台前驻足并品尝了红枣,对新疆林果产品的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会期间,新疆代表团分别与沙特国家植被覆盖发展与防治荒漠化中心、乌兹别克斯坦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部、蒙古国家森林局、沙特拉马姆·阿卜杜勒-阿齐兹王室保护区等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各方分享了在防治荒漠化、荒漠野生动植物保护、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并探讨了未来在相关领域开展深入合作的可能性。此外,代表团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绿化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湄南高科、玛域新能源、郑赛修护在先进治沙科技、防水保水新材料、沙漠治理、土壤改良以及生态修复等多个领域交流合作。张志刚表示,高科技治沙产品和技术无疑为新疆的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通过发挥各类基金会资金支持作用,共同推动新疆荒漠化防治事业。
大会期间,代表团参加中阿减少土地退化、促进绿色发展可持续理论与实践、遏制土地退化助力全球2030目标、荒漠化防治科技创新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等边会活动,分别与沙特国王大学、毛里塔尼亚国家绿色管理局分享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穿沙公路防护带经验,与三北局、三北工程研究院、UNCCD秘书处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总体布局和治理思路。为共商荒漠化合作之路,共探荒漠化治理之计,进一步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为实现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G20土地退化倡议”远景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12月9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新疆林草局还共同主办了“绿色技术、绿色未来”边会。张志刚在致辞中介绍了新疆防沙治沙成效和经验,新疆生地所介绍了中国与非洲、中亚等地区的荒漠化防治成果。本次边会发布了新疆生地所与泛非“绿色长城”组织合作建设的“中非绿色技术公园”成果视频。这一合作项目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新疆生地所还与泛非“绿色长城”组织秘书处续签了谅解备忘录,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疆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此次大会,新疆不仅展示了自身的治沙成果和经验,也学习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做法和技术。未来,新疆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防治荒漠化事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 毛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