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迟来的还款见证“善”与“信”的传递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0-31 13:49:31
分享

前不久,“中国好人”丛慧玉再次来到如皋市人民法院执行接待室,虽然还是与“还钱”有关,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她这次成为了“被还钱”的一方。

接待室里,一方是“消失”了16年之久的失信被执行人吕某,一方是坚持十多年、起早贪黑打零工替亡子还清债务的七旬老人丛慧玉。没有“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剑拔弩张场景,被执行人吕某将东拼西凑来的厚厚一沓现金交到丛慧玉手中,神色中满是懊悔与愧疚:“丛阿姨对不起,现在我只能凑这么多钱,剩下的我一定每个月按时给您……”

“小吕,你现在的困难我能体谅,钱你慢慢还,我相信你以后一定是讲诚信的人。”头发花白的丛慧玉安抚地拍了拍吕某的肩。

这一刻,狭小的空间充满温情,人性的“善”与“信”悄然传递。双方的握手言和,不仅让一桩延宕多年的执行案件得以重现转机,更续写了一段“中国好人”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人重拾信义的道德佳话。

回溯当年,丛慧玉的儿子洪勇的装修生意刚刚起步,手头并没攒下太多积蓄。因承接吕某装修工程反被欠下60.8万余元债务,让洪勇的公司陷入了困境。洪勇既是债权人,同时也成了欠债人,所欠的材料款、人工费和贷款同样也有60余万元。

就在洪勇竭尽全力让公司走出经营困境时,2011年4月,他却因突发疾病不幸去世。

尽管如皋市人民法院穷尽一切执行措施,但“消失”的被执行人吕某、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一度让案件走进了“死胡同”。“这个案件执行难度确实很大,但我们一直在跟进。丛老太这些年过得很不容易,我们不能让这样的一个好人寒心。”如皋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常雪萍表示。

儿子洪勇去世时,丛慧玉只有59岁,孙子才6岁。她和老伴承受着巨大悲痛料理完儿子后事,没几天就有债主拿着洪勇打下的欠条找上门来,有的是材料商、有的是装修工人,金额从数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经过梳理,儿子欠下的债务竟有60多万,这对一个刚遭遇不幸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虽然知道吕某还欠儿子60多万元,但几年来吕某已不知所踪。“儿子写下的一张张欠条,也是别人的生计。不能因为儿子不在了,债就不还了,也不能因为别人欠他的钱,我们就再欠其他人的钱不还。”这种发自内心的朴实想法,让丛慧玉老两口向债主许下承诺:儿子欠下的钱,我们打工来还,一分都不会少!

于是,“信义母亲”用整整12年时间,打工替子还债,直到去年4月,终于将欠下的60多万元债务全部偿清。

去年,案件的“接力棒”传到了法院执行干警陈路遥手中。今年8月下旬,发现吕某在无锡出现后,执行人员迅速将其带回如皋,并对其司法拘留15日。

“拘留期间,我们给他讲述了丛奶奶的故事,他明显流露出惊讶、钦佩和惭愧的神情,说明他内心真正受到了触动。”陈路遥说。9月7日,吕某拘留期满,但他并没有像大多数失信人一样继续摆出一副“欠债不还”的姿态,而是主动找到法官:“我尽量多筹一些钱,先还一部分给丛阿姨。”10月18日,吕某带着变卖汽车等筹到的4万多元,在如皋法院和丛慧玉见面了。

如果不是吕某,自己也不用过得如此艰苦。见到吕某的那一刻,多年来生活的艰辛、丧子的悲痛,齐齐地涌上丛慧玉心头。但老人很快恢复了平静,反倒劝慰起了吕某,让他诚实做人、踏实生活,只字不提自己打工还债的事、这些年经受的苦,而是反复提到政府的关怀和好心人的帮助。

近年来,如皋积极完善诚信制度设计,构建“1+4+N”的制度框架体系,打造“一库一网一平台”,推出“信易+”产品服务,在20个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实现法人和自然人信用基础数据全覆盖,信用建设与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服务深度融合,以全周期管理方式打造“诚信如皋”金字招牌。当地“诚信妻子”孙树美、“信义小伙”陈伟、“情义大叔”缪元林等道德典型层出不穷。如皋对先进典型给予“免费体检”“节日慰问”等制度化礼遇,更是让好人有光彩、享荣耀、受尊崇。一个个身边好人,以凡人善举点亮道德灯塔,成为微笑之城的拼图;一件件暖心故事,让群体效仿引领全民向善,正是大爱如皋的见证。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