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江西大余丫山的“生态密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03 15:52:30
分享

丫山,处于赣之南、粤之边,位于大余县黄龙镇大龙村,因远看像“丫”字而得名。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潮下,这座曾经“半空心化”的山村,盘活绿水青山,打造特色旅游产业,从破败中获得了重生。

“上世纪90年代,大龙村的矿资源开采殆尽,村民收入结构单一,面临着环境污染、村庄衰落等问题,医疗和教育资源落后,越来越多人选择外出务工。”大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祖洪说:“勤劳勇敢的大龙村人都憋着一口气,想找到路子,摘掉贫困的帽子。”

改变,源于从大龙村走出去的农家子弟唐向阳。

1964年出生在大龙村的唐向阳和许多山区孩子一样,在艰苦环境中长大。“我想当上村干部,带领全村人致富,过上好日子。”这是唐向阳儿时的梦想。

长大后,唐向阳却没有当上村干部,成为了一名采矿工人。

“上世纪90年代末,我所在的矿企效益不好,没几年便倒闭破产。”唐向阳回忆,后来,他东拼西凑100多万元,承包了县属一个钨矿的坑口,不到3年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了大余县小有名气的矿企老板。

2007年,唐向阳的矿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此时他却做了一个让大家不可思议的决定——投资丫山。当年,大余县章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唐向阳担任董事长,和团队成员一起把丫山打造成一个生态旅游景区。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丫山生态旅游项目很快立项启动。”大余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曹建福说,大余县全面布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打破以钨为主的传统经济架构,打通“两山”转换通道,下定决心走生态立县路子,积极创建旅游名县。

找到了发展路径,大龙村人全力支持,征拆房屋、修路铺桥……唐向阳和村民坚持“不填塘、不推房、不移山、不砍伐”的四不原则,发挥生态优势,提升基础设施,发展生态产业。

围绕原生态的秀美景色和乡村风情,丫山因地制宜打造了农商街民宿街、云野驿、大龙山生态酒店等特色民宿、酒店;利用荒山荒坡、农家菜园及大量闲置的农具等,创意打造了A哆乡村、A哆森林、A哆水寨等3大特色生态乐园;挖掘历史文化,精心打造了禅宗文化、理学心学、书画音乐艺术、播音主持、山地运动、全方位研学等6大文化基地。

“曾经的荒芜的大龙村,如今变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唐向阳说,丫山模式被《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2018》收录,入选《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典型案例》,入选清华大学中国公共管理乡村振兴案例。

据统计,丫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直接带动2000余名农户,间接带动周边7个乡镇近万名农户致富。2023年,大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2.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更是达3万元。

“我丫山是个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高达92.6%,最高峰海拔906.2米。”唐向阳认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与交通大环境的日益改善,丫山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区位优势将日趋明显。

“综合这些特点,丫山打造了以‘生态+’为主题特色的新型旅游综合体。”唐向阳说,丫山创新“生态+运动休闲”模式,以汽车生活为切入点,打造了森林拓展训练、房车营地等一批运动休闲基地,形成了5大类39种特色运动休闲产业集群项目,举办了首届全国百部房车露营大会、国际山地马拉松大赛等31类运动赛事300余次,参与人员超300万人次。

近几年,随着赣深高铁通车,赣州市正式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黄金旅游圈,为大湾区朋友走进赣州提供了便捷。“丫山成了赣州市的旅游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湾区游客。”唐向阳说,丫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主要客源已从赣州各地转为粤港澳等地,80%来自大湾区旅游团队和自驾游客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