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何止秦俑——秦陵苑囿之K0007陪葬坑”展览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陈列厅开展,展览将持续到5月5日。
秦陵苑囿之K0007陪葬坑
据了解,K0007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外城垣东北角以外约900米处,与封土的直线距离近乎三千米,是秦始皇陵已知陪葬坑中距离封土最远的一座。该陪葬坑平面呈“F”形,总面积为978平方米,坑体面积为298平方米。据《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发掘简报》报道,该陪葬坑平面是由一条斜坡道、二条南北向过洞及一条东西向过洞相互贯通构成。根据陪葬坑的位置和形制,简报将其分为三个区。在Ⅰ区和Ⅲ区的建筑结构中,都有一条位于垫木夯土台之间的断面呈凹槽状的象征性的河道。河道口大底小,系用青膏泥在夯土基础及三侧垫木夯土台内侧涂抹而成,泥层厚0、04~0、06米。河道底部距垫木夯土台0、12~0、22米,在垫木夯土台内侧形成缓坡状。Ⅲ区和Ⅰ区的象征性河道处于一个水平面上,二者呈直角形相互贯通。
经过发掘整理,这座陪葬坑出土了青铜水禽、陶俑、银质义甲和青铜小件等珍贵文物,是近几年秦始皇帝陵区内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令人惋惜的是,该陪葬坑曾经遭到火焚,木质结构被焚毁,陶俑破碎较甚,青铜水琴中的多数锈蚀严重,对于K0007陪葬坑焚毁的原因,考古专家认为,应当与秦兵马俑一样,是遭人为破坏所致。
“目前中国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有范铸法和失蜡法两种铸造方式,这两种观点在学术界争议较大。我们从目前青铜、水禽的研究和实验室的分析结果来看,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这批水禽可能是用失蜡法铸造的,但是大部分学者依然坚持认为青铜器的铸造方式为范铸法。”本次展览活动策展人王锐介绍道。
这座陪葬坑的北边,是一片秦代就已存在的洼地池沼,《水经注》谓之“鱼池”。秦始皇陵的设计者借用旁边真实的池沼环境,将用于陪葬的象征,秦宫廷饲养水禽的场所,建造成河道池岸的模拟体,营造并表现出水禽生活嬉戏的场景,从而使地下陪葬坑的河池水禽图景与地上现实世界的池沼飞鸟景观融为一体。陪葬坑中的水禽与陶俑被放置在一起,这说明水禽和人之间有一种和谐亲善的关系,是经过人工驯化过的禽鸟。陪葬坑内出土的银质义甲、青铜棒分别为演奏秦筝(瑟)的义甲和击筑的工具,出土的骨质弦柱应该是筝(瑟)、筑一类张弦乐器上的配件,这些均表明陶俑“可能是执掌一定的乐器,以音乐来驯化水禽”的乐器演奏者。
因此,有专家认为,K0007陪葬坑所表现的,就是以乐器驯化水禽的场景,它是秦始皇陵园外藏系统中兼具园囿和乐府性质的机构,是为秦始皇提供娱乐的官署。
“从各个方面来讲,整个K0007陪葬坑明显不同于秦始皇陵其他的陪葬坑,它不仅有这种军事文化题材,更多的是其他秦代人精神文化引导方面的追求。”策展人王锐说。
“大家庭”的“小团圆”
“这个展览可以说是我们是对K0007陪葬坑整个大家庭的小团圆,”策展人王锐介绍道,“因为个别的青铜水禽也在外展过,但我们这次活动是把基本上能拿来的青铜器都集中在这里展示了。这是首次发现的一批数量较多、形体较大的一批圆雕的青铜水禽。”
在活动展览现场中,展出的57件展品包含别具一格的陶俑、鲜活灵动的青铜水禽、其貌不扬的锈块以及残缺的脚掌等等,全面讲述K0007陪葬坑不同于秦兵马俑军事题材的文化内涵。
展览从水禽出“水”、匠心独运、片羽重辉三个方面讲述了K0007陪葬坑巧思的借景式设置,独创性的内部水环境营造,重点介绍了精巧细思的青铜水禽的工艺技术,凸显秦文化的多彩性和工艺技术的创新性。
展览整体以白色为基调,少量运用水禽的铜绿色,整个展厅干净、简洁。采用留白手法,更突出鲜活灵动的圆雕水禽。空间布局巧用了水禽坑的文化元素,采用水的蓝色,鸟展翅的形状来设计,用水声、鸟鸣营造氛围;选择水纹灯模仿水禽生活的波光粼粼的水环境;利用媒体弥补单纯文物展览的不足,运用霍格沃兹魔法墙、电视触摸屏等展示手法,补充了文物背后的内容,延伸了历史文化信息;展示中,打破了历史与科技的界限,注重观众互动,用翻版拼图,3D打印的展品,观众可以手动参与与修复,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感,在“润物细无声”中使观众体会历史文化魅力。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海珊 魏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