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围绕着“保护红树林 保护海洋生态”这一主题,中国海洋大学等7所海洋高校共同发声,用行动致力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一起守护这片蓝色海洋。
中国海洋大学:构筑海底草原,织梦绿水青山
海草是地球上唯一一类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被子植物,在植物进化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受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沿海的海草床资源面临日渐退化。
2006年起,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资源增殖生态学实验室团队开始启动大叶藻的人工修复研究。 2008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典型海域大叶藻受损生物群落修复的研究”项目的支持下,团队从最基础的调查开始了对大叶藻的研究。到2010年,基本摸清了关于“大叶藻”的生长过程,厘清了大叶藻的生活史,明确了山东荣成天鹅湖大叶藻草场生态环境及退化机理等,为海草床修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团队在海草床修复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系统评价了山东半岛典型海草床的关键生态过程,明确了鳗草有性生殖过程及植株生长与关键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大叶藻高效促萌技术与途径,实现了种子休眠和快速萌发的人工诱导;建立了低成本、高效的大叶藻种子播种技术,幼苗建成率由自然环境下的1%提高到30%以上;建立了完整的大叶藻植株移植技术流程等等。
经过多年努力,在荣成天鹅湖启动的海草床修复初见成效,海草床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更重要的是,湖区居民对他们的工作从开始的抵制,到后来的理解,再到现在的积极配合,海洋生态保护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是除了海草床修复取得进展之外,最令人欣慰的成果。
准备移栽的鳗草苗
荣成天鹅湖海草床修复现场
上海海洋大学: 近海栖息地生态修复,保护海洋生态
上海海洋大学章守宇教授领衔的近海栖息地生态修复团队致力于我国近海人工鱼礁、海藻场、海洋牧场方面的研究近20年,研发形成了相关专利50余项,并广泛应用于沿海各地的海洋牧场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和近海栖息地生态修复及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工程。
团队近两年集中力量开展了我国沿海海藻场摸家底工作,先后完成了沿海10省市共计60余个重点区域海藻场生态调查,填补了我国沿海潮下带海藻场资料的空白。
马鞍列岛海藻场
广东海洋大学: 保护珊瑚 爱护海洋
2016年,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团队落户深圳大鹏,在此之前,这支团队已经为拯救珊瑚礁工作默默努力了十余年。他们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就是珊瑚保育。
该团队经过5年的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使深圳大鹏湾海域的生态得到有效地改善。此外,研究院在稳步推进海底育林的同时,还成立了“海洋大学堂”海洋科普教育机构,围绕“海洋+教育+旅游”的创新教学模式,打造融合海洋、教育、旅游、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科普教育平台,让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海洋环保知识,树立人们保护海洋环境的观念,为保护海洋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大连海洋大学:积极开展国民海洋意识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围绕国家“海洋强国”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和“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在自然资源局的指导支持下,大连海洋大学多次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利用暑假等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国民海洋意识调查,宣传推广保护海洋的知识和理念。
2016年以来,通过精心设计调查路线,组织师生团队分组分批前往沿海城市和扶贫地区开展专题调查。实践团队成员们用踏实细致的工作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共收集到调查数据数万余份,撰写调研报告数十万字。活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海洋的重视和关注,增强了学校广大青年学生保护海洋、热爱海洋、善待海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探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南海碧海蓝天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于2018年经过学校学科调整重新组合而成,继而该学院根据学科及地方社会发展需要成立了“热带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立足海南,以保护热带岛屿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己任,注重陆海统筹的原则,以近岸河口及海域富营养化治理、陆源污染物入海控制、典型生态系统特性研究及修复为特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从初步了解到逐渐认识海洋的转变,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有效保护热带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海南“生态省”、“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浙江海洋大学:让红树林一路向北
在浙江苍南,一片近1200亩的红树林已经蔚然成林。这是在浙江海洋大学指导下,浙江苍南的沿浦湾生态治理的重要实践。
“比较2015年和2017年数据,种植后较种植前平均生物密度增加了162.67%,平均生物量增加了367.07%。”项目负责人,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柏年教授说。
无独有偶,在浙江海洋大学的宋文东教授带领的团队也常年研究红树林,他们的愿景是将红树林的分布线推进到浙江舟山,也就是北纬30°。
经过一系列科研攻关,他们在舟山种下来3万平方米的两片红树林,10万多株红树植物秋茄苗已经扛过了3个寒冬,树苗开始开花结果了。
从北纬27°到30°,是300多公里的地理跨度,也是浙江海洋大学对海洋生态治理的初心和使命。
浙江海洋大学学生在给红数量“身高”
成片的红树林成为滩涂生态治理的法宝
江苏海洋大学:爱海知海护海,我们在行动
江苏海洋大学开展“爱海知海护海,我们在行动”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学生社团开展科技创新作品展、海洋装备讲解、水族宠物寄养、贝雕等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启动涉海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双选会,重点团队现场招募实践队员。引导广大学生深入体验海洋文化,增强海洋意识。(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