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世代中国人共绘的独特记忆画卷

作者:赵旭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24 15:14:21
分享

1月24日,旅客奔跑在杭州东站候车室内。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中国日报1月24日电(记者 赵旭)春节,这一承载着深厚情感与文化传统的节日,对于每一代人而言,都意味着独一无二的记忆与经历,这些记忆往往与前辈或后辈的大不相同,并且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卷。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春节成为了人们难得的可以享受一场大餐的机会。单单这一点,就足以让孩子们满怀期待等待数周乃至数月之久。届时,全家老少齐上阵,厨房里锅碗瓢盆的欢快交响和散发出的诱人香气,共同营造出了节日特有的温馨氛围。对于孩子们来说,仅仅是脑海中勾勒出的那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画面,就足以让他们垂涎三尺。这顿饭往往从中午开始一直延续到傍晚甚至是深夜,成为每个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

1月23日,山东省邹平市魏桥镇农民在年货大集选购灯笼。 新华社发(董乃德摄)

自1978年底,改革开放的春风悄然兴起,逐渐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吹散了物质匮乏的阴霾。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蓬勃发展,还催生出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至1990年代中期,农民工的数量已迅猛增长至过亿。这股从农村涌向工业化城市的劳动力洪流,不仅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劲动力,更深刻地重塑了农村的生活面貌和社会结构,也对包括春节在内传统节日产生了持久和深刻的影响。

对于农民工及其留守在家乡父母妻子而言,春节不再是农忙间隙的休憩,而是成为了一段无比珍贵的团聚时光——一个难得的机会,让因生计而分隔两地的亲人得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返乡的农民工带着城市的繁华故事归来,为家人描绘了一幅幅与乡村宁静生活截然不同的图景。而那些无数次期盼着父母的归来的孩子们,此刻尽情沐浴在至亲的陪伴之中,却又不得不默默为即将到来的离别做好心理准备。

在高铁尚未普及的年代,每年春节前夕,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得火车旅行变成了一场异常艰辛的征程。车厢内人头攒动,狭窄的过道上挤满了手持"站票"的乘客,他们不得不在拥挤不堪举步维艰的空间中站立数小时乃至十数小时人群之密集。空气中弥漫着汗水的气息,偶尔会听到一声疲惫叹息。

即便如此,人们依然不忘携带大包小包的礼物,这些满载着深情的馈赠,是送给远方亲人的珍贵心意。在那个物资尚不丰富的年代,一个地方的特产或许在另一个地方难以寻觅。此外,人群中还夹杂着放寒假归家的学生,他们的父母早已在站台上翘首以盼,即便是在东北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也依然坚守着,只为子女一走出车厢就能收获一个拥抱。

这些经历正渐渐远离我们。如今,孩子们不再仅仅因为能吃到糖果而满怀憧憬地期盼春节的到来 —— 只有他们想要,糖果随时都可以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旅行中度过春节,他们中的一些人在阳光明媚的沙滩上感受海风拂面,远离家乡的喧嚣。然而,随着城市化的疾速推进和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分离似乎变得越来越频繁且不可避免,这也使得每一次春节团聚愈发显得弥足珍贵。那些历经人生风霜洗礼的人们,更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1月3日,蔚县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淑英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名家工作室展示生肖蛇作品。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一年一度的春节团聚,无法抹去一个人过往所承受的艰辛,也无法减轻他依然要承担的重负,但它却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为疲惫的心灵带来慰藉,为生命在寒冬长夜中点亮一盏希望之灯,增添一抹光明。

说到长夜,除夕晚上,除了年幼的孩子,大多数人都会通宵达旦地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一习俗被称为"守岁"。关于"守岁"的源起,有人认为是体现了人们对最珍爱之物的守护和对一切危险和不详的戒除。常明的灯光和烛火为亲人们照亮归家的路。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唐朝诗人孟浩然优美地描写了守岁接近尾声时的静谧之境,长夜将尽,黎明未现。

大约340年后,与王安石同时代的文化巨匠,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1037-1101),以"守岁"为题创作了一首诗,开头部分写到:"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苏轼感叹年岁流逝,恍然如蛇入深涧,须臾之间一半已然隐去,谁又能阻止使其停驻呢?

按照中国的十二生肖,2025年农历新年是蛇年。在中国文化中,蛇常被尊称为"小龙",这一雅号不仅源于蛇与龙在外形上相似,更因为它们共同拥有的神秘力量。事实上,一些文化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产生是蛇息息相关的。

在苏轼的《守岁》诗中,他描绘了在整夜守岁,"坐久灯烬落"后,"起看北斗斜"的情景。"北斗"是北斗七星——它们是大熊座中最为耀眼的七颗恒星,组成的图形宛如一把镶嵌在天幕上的勺子。在北半球的夜空中,北斗七星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存在。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借助它们来测量时间的流转。当北斗星渐渐倾斜,向地平线缓缓沉去,那便预示着漫漫长夜即将过去,而崭新的黎明正悄然降临。

仰望星空 —— 这是古代中国人在守候新年第一缕曙光时的共同仪式。在这片浩瀚的天幕下,他们追寻时间的奥秘,探索自然的秩序。在笃信"天道"的古代中国社会,自然的和谐运转被视为最高合法性的体现。而传统中国历法,作为天文学与数学的完美结合,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之中,与农业、政治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甲骨文的考古证据表明,中国早在公元前14世纪就已经对月相周期有了初步的认识。最早有记载的历法,传统上被认为起源于夏朝,称为"夏历"。这一历法可能为阴历,以新月为每月的起点,一年包含12个阴历月,总天数约为354天。为了使阴历年与阳历年保持一致,会不定期加入闰月进行调整。在此后的几千年历,为了实现更精确的时间测量,并调和阴历与阳历的周期,先人们不断探索并完善着历法,并在这个过程中从其他文化中汲取灵感。

尽管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又称公历)在1912年1月1日清朝灭亡后正式在中国启用,传统的中国历法仍然在中国人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了区分传统新年与公历新年,"春节"一词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习惯用语。

春节的庆祝活动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达到尾声,这一天恰逢农历新年的第一轮满月。这一天,人们会点亮精巧的手工灯笼,有些灯笼上还附有谜语,灯光装点着每一个角落,将夜晚映衬得如梦如幻。

苏轼,这位始终与月亮保持诗意共鸣的大文豪,曾在月下写下千古吟诵的句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过去的一年对许多人来说或许并不完美,而新的一年也依然充满未知的挑战。然而,正是面对逆境的勇气与优雅坚持的力量,使那些看似不完美的时刻,最终化为完美的回忆。

至于除夕之夜和每一个即将到来的每一夜与每一日,不妨如苏轼在《守岁》诗中所说——"努力尽今夕"。今夕,就是最美的时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