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在文物修复中对望历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14 13:42:22
分享

近年来,“为文物打CALL”“到博物馆去”“博物馆之夜”“爱上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逐渐成为社会新风尚,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12月12日,“黄河女儿行——探寻中国历史文化之源中的三秦‘她’光芒”主题采访调研活动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自开馆以来,陕历博将社会教育、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多角度、多侧面向广大观众揭示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

文物“医生”唤醒沉睡文物

陕历博保护修复部一直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价值,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主要承担馆藏壁画、陶瓷、金属、书画、纺织品等文物的保护修复及文物科研相关工作,力争让馆藏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走进修复室,映入眼帘的是正在修复中的大型壁画作品。在这里,每一件文物都被视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每次修复都是对历史的一次深刻对话。

文物“医生”张蜓,正是这些对话的参与者之一。她和团队人员以深厚的学术背景和精湛的修复技术延续文物寿命,让穿越千年的历史遗珍重现光彩。

“文物修复是一项需要极高耐心和精细操作的工作。”张蜓说,文物修复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张蜓认为,每一位修复师都是文化的守护者。2018年起,张蜓团队负责组织落实“文物修复季特展活动”,向公众现场展示文物保护修复过程。目前已完成了16个单元的“文物修复季”特展。随着展览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物修复这一领域。张蜓和她的同事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中来。

2009年,张蜓研究生毕业后进入陕西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一干就是15年。多年来,她负责及参与修复的文物超过300件,完成了2000多件馆藏文物的健康评估,进行了200多次文物样品检测分析。这些数字背后,不仅体现了她的职业责任感,更彰显了她对历史怀有的敬畏之心与工匠精神。

金紫琳作为一名文物修复师,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深耕壁画修复领域。从业8年来,每一次清理、提取、拼对、修复,都是一次对初心的叩问和对职业精神的坚守。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她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赋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我愿意扮演好‘时光’匠人的角色,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壁画看似只有薄薄的一层,其实文物修复人员的精力很多都花在了壁画背后的支撑体上。只有做好了背部的支撑体,前面的画才不至于脆弱。壁画修复的真谛在于保留原汁原味的文物,而不是一味地把画做得美观,她们的匠心独具,让千年前的一草一木都鲜活了起来。

金紫琳介绍,壁画修复也是与时俱进的,科技的进步一直在为壁画修复工作添砖加瓦。2016年11月,陕西历史博物馆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申报“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重点科研基地”并成功获批,2018年11月,科研基地正式挂牌运行。科研基地定位立足陕西,辐射全国,面向国际,充分发挥馆藏壁画资源与壁画保护、材料科学科研力量的优势。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像张蜓、金紫琳这样的女文物修复师有14人,她们深怀敬畏之心,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修复技术延续文物的生命,让那些穿越了千年的历史遗珍重现光彩。

用活文物 讲好文化故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近年来,陕历博积极发挥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和人才优势,在社会教育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深入挖掘教育内涵,让文物说话,让文物活过来,给人民以民族自信和历史启迪。

据工作人员介绍,陕历博的社会教育部是博物馆的窗口部门,社会教育服务体系以讲解服务为核心,拥有了一支以讲解员为核心,志愿者、大学生讲解员与专家讲解员为有效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讲解服务队伍,目前服务人员达1700余人。据介绍,2019至2023年累计完成讲解任务近89万批次,被誉为陕历博的“金色名片”。

在青少年教育方面,陕历博开发出体系化、规模化、菜单式博物馆教育课程,共设计研发8个系列百余节教育课程,开展千余场系列教育活动,累计有万余名青少年参与课程。持续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开展“流动博物馆”“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盛世壁藏”博物馆研学课和“志愿行走 爱心起航”等各类社会教育服务活动,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据统计,2019至2023年陕历博共开展各类教育活动2200余场,受众累计超过5.2亿人次;对博物馆特色教育活动进行出版转化,推出了《从“殿堂”到“课堂”——陕历博进校园精品教育课程》《从这里出发——古丝绸之路起点上的文明印记》《如果文物会说话》等寓教于乐、广受好评的文博科普读物。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