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23日电 2024年11月20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联合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循环经济助力应对气候变化中外实践”主题边会(以下简称“边会”)在阿塞拜疆巴库COP29中国角成功召开。
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美国总统气候问题副特使里克·杜克,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杰出高级顾问内特·霍尔特曼,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芬兰驻南高加索巡回大使科丝婷·纳里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等出席边会。
边会由嘉宾致辞、成果发表、主旨演讲和联合倡议四部分组成,分别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处副处长王浩、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环部主任张英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秘书长郭占强主持。现场发布了《中美循环经济专家联合研究报告(2024)》《循环经济三重奏:助力中国落实气候行动》两份研究报告,并联合30余家国内外企业首次面向全球发布了《加速发展循环经济支持气候行动的企业倡议》。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及知名企业的近100位代表现场参会。
赵英民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挑战,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长期以来,资金缺乏和能力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障碍。COP29核心议题是资金,当前各缔约方正在积极磋商。我们呼吁发达国家落实《巴黎协定》,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力度,期待大会达成更有力度的新资金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重点领域。近年来,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希望边会为国际社会提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交流平台。
刘振民表示,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严峻挑战,事关国际社会利益和全球人民福祉。2023年11月,中美达成《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将循环经济纳入合作领域。今年8月,中美召开循环经济专家对话启动会,9月双方举办首届循环经济合作论坛,中美双方围绕循环经济深化了合作、发挥了领导力。当前,中国正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循环经济作为重要领域,中国愿同社会各界一道,加强国际合作,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公众意识,充分发挥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作用。
里克·杜克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对于中美两国合作十分重要,中美双方围绕循环经济等气变议题进行了务实交流,开展了地方合作。在COP29上,双方还联合举办了甲烷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高级别活动。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我们必须团结协作。美国地方层面也将继续推进气候行动,希望与中方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一道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内特·霍尔特曼表示,中美气候行动工作组是中美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重要桥梁。在循环经济方面,双方依托循环经济专题小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中美双方将继续发挥现有机制作用,加强互学互鉴,深化循环经济领域交流合作。
文华表示,中国始终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强化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启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持续提升。近年来,中国与美欧在循环经济领域开展了良好交流合作,希望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科丝婷·纳里宁表示,国际社会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已形成普遍共识。在芬兰,年轻人愿意购买二手衣服和产品,赫尔辛基的垃圾清运车上贴着"我们运的不是垃圾、而是资源"的标语。芬兰正在制定循环经济法,将循环经济相关指标纳入国家自主贡献(NDC)。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必不可少,今年10月,中芬有关部门签署了《关于循环经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相信中芬循环经济合作将造福全人类。
王毅与大家分享了对循环经济的三方面体会:一是中美在循环经济领域合作展现出很强的领导力,促进国际社会对循环经济认可度不断提升。二是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同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提供更多制度安排和激励政策,也需要企业界持续探索努力。三是循环经济基础能力建设十分必要,要进一步夯实数据、标准等工作基础。
会议期间,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组织与各国代表参加了多场边会,观摩学习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拜访了阿塞拜疆经济部出口和投资促进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