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与中国电影竟有这样的不解之缘……

来源:青橙融媒
2024-09-27 11:12:37
分享

原标题:黑白影片承载往日记忆 院线大片引领时代风尚——75载砥砺奋进之呼和浩特电影事业发展篇

二十多年前,电影爱好者付晨光每年只能看到寥寥几部影片;而现在,院线大片精彩纷呈、层出不穷,令他叹为观止。

从在露天场地支起的临时幕布,到专业影院的数字银幕、IMAX银幕;从黑白电影,到3D、4K影片;从单一的国产主旋律影片,到类型多样、异彩纷呈的国产大片、国外影片……电影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老电影工作者王津泉告诉记者,五六十年代,人们的文化生活很单调,除了去民众剧场、大观园、同乐剧院看山西梆子、二人台,就是去电影院看电影了,电影院设施很简单。

说起当年的观影经历,王津泉自豪地表示,我现在还能背出《鸡毛信》《地道战》等影片里的经典台词。

观看露天电影是王津泉抹不去的一段回忆。据王津泉回忆,电影放映员会在宽敞的场院,或者就在大街上高高地挂起白色的幕布,心急的人们早早地搬着凳子去占地方,为了占据有利地形,人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后来,随着电视机走入家庭,露天电影和老电影院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冲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打开电视看电影。再往后,网络电视、智能手机的应用更是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看电影。

“我还是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一是因为最新影片一般只在院线上映,二是去影院看更有氛围,我喜欢给生活增添点仪式感。”80后孙丽娟说。

如今,高标准影院、影城在首府遍地开花。

“直观地讲,3D仿佛可以把你带到电影世界中,IMAX是巨大的屏幕横亘在你面前,而4K的画面更精细,你能够看到细致入微的部分,看到更加微妙的光影和色彩变换,看不到阴影和像素点,感受到更加逼真震撼的画面效果。”90后丁浩宇很专业地解释道。

“最早我们看露天电影的时候,只能放啥看啥。现在去电影院,喜剧片、爱情片、文艺片、港台片、欧美片……应有尽有。”70后杜兆侠表示。

电影记录着时代变迁,而电影本身也在记录时代的过程中不断变迁。放映机、电影拷贝、海报、票根等等这些有关电影变迁的记忆,被坐落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内蒙古电影博物馆收藏。

“我们通过收集电影放映机和电影书籍见证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内蒙古电影博物馆志愿者宋呼生告诉记者,馆内收藏着1000多套电影放映设备、15000多部电影拷贝、7000多册电影图书资料等等。

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成立之前,中国电影便已有了内蒙古故事,有了内蒙古电影人的身影,如影片《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

1950年,《内蒙人民的胜利》作为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奠基之作在北京上映。以此为起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影片中的“套马”场面,渲染了茫茫草原策马奔腾的雄浑气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是我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1958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成立,这是我国建立最早、生产规模最大的民族电影制片厂之一。该厂成立后完成的首部民族电影作品——黑白故事片《草原晨曲》,讲述了内蒙古人民建设家乡的故事。影片公映后广受欢迎。

1978年11月,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列为全国少数几个拍摄故事片厂之一。1980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独立拍摄了第一部彩色故事片《阿丽玛》,从而填补了内蒙古没有自拍自演且反映本土生活的彩色故事片的空白。

……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与电影同样有着很多的不解之缘。

“还记得呼和浩特80后导演张大磊首次执导的本土文艺电影《八月》获金马奖后,全区人民都沸腾了。”影迷乌兰图雅说。

张大磊导演曾这样述说:“我是呼和浩特人,我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所以八九十年代在我心里是金子一样的。我并不是在讲老故事,只是希望我的电影里面那些人、那些事都在那个时代、那个空间里。”

在老一辈内蒙古电影人的文化创造和文化基因得到传承的同时,内蒙古籍青年导演更加关注现实,注重艺术创新,重视精神叙事。近年来,由内蒙古籍青年导演执导的《八月》《心迷宫》《告别》等一批优秀影片荣获多项国内外大奖,受到业界和观众的广泛认可,更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贡献出内蒙古力量。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林白 杨彩霞)、图片源自人民日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影博物馆、资料

丨校读:刘莎

丨责编:韩昆廷

丨审核:李霞

丨终审:前达门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青橙融媒官方微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