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八个新突破” 西安市碑林莲湖临潼三区共谋2024发展新篇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1 11:11:11
分享

5月20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碑林区委书记张帆、莲湖区委书记马翔、临潼区委书记黄可出席并介绍有关情况。

碑林:做优“千亿级实力城区”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3年碑林区GDP完成1145.7亿元,以仅占全市0.23%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近10%的GDP,每平方公里GDP达到49亿元,位居西北第一。

张帆介绍,2023年碑林区突出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10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9.7亿元,全国首批三个试点街区之一的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建设加快推进,新打造省级大学科技园、省市级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6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9家,3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落地,技术合同成交额242亿元、增长51.3%,全区专利授权量、高价值发明拥有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市区县第一。

2024年碑林区将聚焦“六个碑林”,聚力“六个奋勇争先”,做优“千亿级实力城区”,探索走好主城区转型升级新路子,努力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建设“科创碑林”,发挥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牵引带动作用,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亿元。设立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金,新建2个概念验证平台,实施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30个以上。

扩大有效需求,坚持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双轮驱动”,实施102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49.7亿元,引进内资8.8亿元,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培育“五上”企业不少于40家,建设“活力碑林”。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数字文旅“五个一”工程,培育文旅企业、文旅业态、文旅消费新模式,延长文旅产业链和消费链,全年旅游收入增长12%左右建设“人文碑林”。

提升城市品质、办好民生实事、防范化解风险,建设“宜居、幸福、平安碑林”。实施总投资3.2亿元的9个老旧小区改造、9条次支路整治、10公里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和210公里水气热管网改造,科学指导城市建设管理。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思想境界、实践能力、纪律作风砺炼,做到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作风扎实。坚持把抓落实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专班推进、过程督办、结果问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多碑林贡献。”张帆说道。

莲湖:在重点领域破难、破题、破局,做到“六个再提升”

马翔介绍,2023年,莲湖区聚焦陕西省“三个年”活动和西安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着力稳增长、保民生、防风险、优机制,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经济运行稳进提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4.2%,均创近5年新高。发展动能加速汇聚。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96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区,获评2023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区、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

城区品质提档升级。新建公共停车泊位1332个,开放共享停车泊位1921个。改造老旧小区58个、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1万平方米,新建提升口袋公园5座。民生保障坚实有力。新增就业1.63万人,“多维度建立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2024年,莲湖区将围绕“打造经济总量千亿级西安核心城区”总目标,在重点领域破难、破题、破局,做到“六个再提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北院门文商旅融合发展、大庆智路高端智能科创、枣园桃园都市工业、南二环现代金融等四个产业聚集区。狠抓长安先导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实验室、第一工园·莲湖智联创星中心等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深入实施楼宇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全年盘活闲置楼宇6.5万平方米以上,打造税收亿元楼宇1栋、星级楼宇6栋以上。抓好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紧盯“三个500强”(世界财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积极招引优质龙头企业,引进内资8.8亿元,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

与此同时,以建设全国营商环境一流城区为目标提升营商环境,深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1+5+N”法律服务模式,推进企业“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完善优化“家门口就业”服务机制,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扩大“卫星医院”范围,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优化养老服务均衡供给,建成4个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增进民生福祉上再提升。

临潼: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会客厅、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黄可介绍,2023年临潼区24个市级项目超额完成任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出27条惠企利民政策,为企业兑现奖补资金2600余万元,新增18家规上企业入库,新增市场主体9511户,增长49.83%。

2023年,临潼举办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全年接待游客348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68%、38.06%。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年接待量首超1000万人次,华清宫景区年营收首破1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黄可指出,用文旅演艺打造新亮点。累计推出《长恨歌》等七台精品演艺。《长恨歌》自2007年公演以来,演出近5000场,接待观众突破千万人次,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标准化示范典型经验名单”。《12•12》累计演出超7000场。《复活的军团》开业至今,演出超5000场。

用文旅融合迸发新活力。以乡村振兴为牵引,策划推出的“最美环山路”乡村旅游线路和以后瀛、骊语阁等为代表的精品民宿,正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秦陵博物院考古研学活动、华清宫景区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

黄可表示, 下一步,临潼区将担当文旅融合发展先行示范的职责使命,锚定建设“中华文化会客厅、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坚定“文旅立区、文旅兴区”不动摇,始终以游客体验和需求为中心,精心策划文旅主题活动,加大文化产品供给,加快建设“温泉之城、演艺之城、度假之城”,充分展示“新临潼、新形象、新体验”。

图片拍摄:谢伟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