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海而来——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展览在金华市博物馆开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12 19:01:29
分享

7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金华市博物馆承办的“自海而来——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特别展览在金华市博物馆临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打破常规,首先展陈空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展览空间由展厅延伸至大厅,在大厅展出四个庞大的恐龙模型,其中最大的一只模型长达10米,高达4米,创馆内展览新高。

此外,展览展品时间跨度史无前例,整个展览从寒武纪时期第一条意义上的脊椎动物小鱼开始,直至30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时间跨度达5亿多年。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生命进化的视觉盛宴。

展览以脊椎动物从鱼类至人类这一波澜壮阔的演化历程为主线,分为“来自海洋”“登陆先锋”“爬行帝国”“羽翼飞天”“哺乳为王”及“猩球崛起”六大篇章,精心绘制出一幅脊椎动物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到早期人类的生命画卷。

本次展览中,有“最早的脊椎动物”海口鱼,“软骨的铁血杀手”旋齿鲨,“最早会飞的鱼”兴义飞翼鱼,“空中幽灵”猎手鬼龙,“残暴的蜥蜴之王”霸王龙,“天生反骨的鸟类”丰宁原羽鸟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马”埃氏马等等奇特的脊椎动物的代表,亦有达氏铲齿象、郝氏异剑齿虎、崇左人、山顶洞人头骨、北京人头骨等珍贵化石标本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厅展出的四只恐龙模型中,有一只长达5米,高达3米的许氏禄丰龙。许氏禄丰龙被誉为战火中的 “中国第一龙”,是抗战时期在云南省禄丰县发现和挖掘的,是我国第一具完整程度达80%以上的恐龙化石遗骸。经“古脊椎动物学之父”杨钟健院士研究,将其命名为“许氏禄丰龙”。许氏禄丰龙作为第一条由中国人自主发掘、研究、装架、命名并展出的恐龙,其发现不仅在当时提振了国人的抗战信心,也由此开启了中国人自己的“恐龙时代”。

此外,为配合展览,本馆在展陈形式上大胆创新,采用现代科技与传统方式相融合的展陈手段,旨在为观众打造一场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之旅。其中,互动感最强的当属“幻鱼奇缘”活动,该活动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投影出鱼群在远古海洋中穿梭的场景,让静态的展品“动”起来。观众可以在投影海域中享受和鱼群互动的乐趣,也可以从中了解到不同鱼类的信息。此外,展厅内还特别设置了“翻转趣拼”和“3D墙绘打卡点”,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方式和纪念方式,引导参与者主动探索脊椎动物生命史演化的历程。同时,今年临展厅全面升级,全部通柜更换了低反射玻璃,确保展品的最佳展示效果,为观众带来更优质的观展体验。

一尾小鱼跃然历史长河,成为人类起源的契机。本次展览汇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以人类视角展现生命从鱼到人长达5.3亿年的漫长生命之旅,为青少年及儿童献上一次暑期科普盛宴。据悉,本次展览展期将持续至2024年9月9日。

(图片已授权使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