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银龄乡韵团队:步履丈量“银龄”需求,共筑老年友好之路

来源:东方网
2025-04-14 16:18:12
分享

在河北大学校园里,一支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团队引发人们关注。他们以“积极老龄化”战略为指引,聚焦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用专业化知识和实际行动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青春力量。这支团队由河北大学不同专业学生组成,致力于通过调研实践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幸福感,让农村老年人群体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春日启程,关爱之心深耕银龄需求

故事始于2024年春日,王怡鑫(现为团队负责人)在一次社会志愿服务中发现,很多农村老年人面临身边没什么朋友,不怎么参加活动,参加活动难等问题,与社会脱节严重。

“如何让农村老年人在晚年依然拥有充实且满足的社会生活?”一颗想要提升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度的种子在她心中萌生。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通过查阅资料,去多地调查了解到很多地区多年龄段老年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图为团队负责人去往多地调查

中国目前处于人口老龄化的阶段,社会中老年人的数量逐渐增加,但其社会参与度并不高,他们逐渐与社会脱离......王怡鑫常常问自己:是什么原因让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降低?怎么样才能让这群曾经的社会中坚力量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她想有必要深入了解这种情况,为老年人积极融入社会参与贡献力量。

多元汇聚,深入调研捕捉痛点

王怡鑫带着这样的思考,积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迅速组建起一支多元化的团队。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包括广播电视学、人力资源管理、广告学和会计学等。团队组建完成后,多名成员去往多地积极开展相关调研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近日,该团队在保定市开展了以“银龄有爱·乐享生活”为主题的调研实践活动,为破解老年社会参与难题寻找答案。

2025年3月20日至25日,该团队深入保定市满城区展开实地调研。出发前,他们做好了充分准备,经过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已经基本掌握与老年人沟通的技巧,学习了需求分析方法及伦理规范,并且按照居住区域、年龄层次和健康状况分组,确保能够覆盖独居、空巢、健康活跃等不同的老年群体。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倾听到老人们的心声。一位独居老人叹声道:“我的儿女们常年在外工作,平时除了买菜很少出门,村里组织的活动虽然也有,但大多是舞蹈队之类的,即使我想参加,腿脚不便也很难参与进去。”另一位退休教师王阿姨则表示:“自从不再工作以后我常常感到很无趣,生活没有光彩,也越来越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知识分享平台,比如说教教手机怎么使用,或者村里可以组织组织读书会,这样既能学习又能交朋友,生活也过得不平淡。”这些来自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真诚反馈,成为该团队深耕老年需求的动力源泉。

通过多地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该团队累计收集有效问卷153份,梳理出阻碍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四大重要因素:1.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现有乡村活动多以文体娱乐为主,缺乏知识科普、技能培训等多元化活动2.信息获取困难,农村地区的居民几乎没有渠道了解资源,或者了解信息不及时3.健康与出行大大限制了老年人社会参与,慢性病以及交通不便制约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4.代际互动不足,老年人渴望与年轻人交流沟通但缺乏渠道。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整理出一些改善建议,其中包括增设强度兴趣班、代际志愿服务项目、线上信息推送平台等,也为后续政策倡导和乡村服务优化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问卷调查

实践赋能,激活银龄社会参与活力

3月27日,团队成员在南宋村举办了智慧助老的公益服务活动。在“智能手机课堂”上,成员们手把手教老人使用如何使用手机扫码支付、视频通话;通过举办防诈知识讲座为老人们讲述真实案例提醒他们网络诈骗风险;在“银龄体检”活动中,老人们积极参与,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在现场特别设置的“银龄心愿墙”上,老人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期待:“想学习一个新技能”“想和年轻人学学上网”“想要再有一份工作参与到社会”……这些心愿成为团队后续行动的指南针。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智能手机课堂”活动

图为团队开展“银龄体检”公益服务活动

3月28日至30日,团队走进满城区沟河庄村,开展“老有所为”案例访谈。他们将记录到的退休医生组建乡村义诊队、手工达人开设编织工艺品班的故事讲给更多老人听,让“银发榜样”成为激活老年人社会参与意识的催化剂。

成果转化,携手共绘友好社区蓝图

实地调研结束后,团队并未止步于数据整理,而是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切实行动。他们针对活动形式单一问题,建议村委会开展线上讲座、技能培训、书法绘画等多元课程;针对信息壁垒,提议搭建“乡村老年服务云平台”,整合活动通知、健康资讯、志愿服务等信息;针对健康与出行难题,呼吁乡村与医疗机构合作开设流动体检站,优化无障碍设施;针对代际隔阂,设计“老少共学”等互动活动,促进跨代交流。团队负责人说:“我们不仅想‘发现问题’,更希望成为‘解决问题’的桥梁。”

展望未来,让每段人生继续闪耀

从去年春日的调研启程到今年初夏的成果落地,河北大学该团队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传递温度。他们的实践不仅是一次学术调研,更是对长者价值的深度致敬——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社会参与中找到归属感与成就感。

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老年友好乡村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公益活动等方式扩大影响力,让“积极老龄化”理念走进更多角落。

正如他们在实践日志中所写:“当我们弯下腰倾听银发故事,便看见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被赋能。这束关爱之光,终将照亮老年友好社会的美好未来。”

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河北大学该团队的探索为青年树立了典范。他们用青春智慧回应时代命题,让银龄群体在社会参与中绽放光彩,为共筑老年友好社会写下生动注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