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化协会《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绩效评价导则》正式实施

来源:东方网
2025-04-07 17:11:36
分享

年会现场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ESG协同创新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论坛以“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嘉宾的积极参与。生态环境部、北京市等相关领导出席论坛并致辞。

论坛上,中国标准化协会宣布正式启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绩效评价导则》团体标准实施。该标准由中国标准化协会联合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北京绿投环境社会治理研究院、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中电海峡智能装备研究院、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威凯认证检测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及相关研究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国内外企业等三十余家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该标准的实施,旨在为企业ESG绩效评价提供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加强ESG管理,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助力环保信用体系与生态圈建设。

团体标准封面

中国标准化协会绿色低碳与ESG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刘明艺介绍了《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绩效评价导则》团体标准的制定背景、意义和核心内容。刘明艺表示,协会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业务指导下,将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关要求与我国国情有机结合,已经编制发布了《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指南》《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管理体系建设指南》,此次启动实施的《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绩效评价导则》,将为企业ESG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标志着协会初步搭建起了“三位一体”的ESG标准体系。

专家介绍标准体系

在“三位一体”的ESG标准体系中,信息披露指南指导企业如何披露ESG信息,同时有效指导行业制定本行业的ESG信息披露标准;ESG绩效评价导则给出每个指标评估的要求和依据,以及各项指标绩效表现不同程度的得分情况;ESG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则具体指导企业如何提高ESG管理绩效。这套“三位一体”的ESG标准体系采用了1+N的形式,其中“1”是通则,即上述3个通用标准,便于各个行业参考并制定本行业的ESG标准;而“N”是对应各个行业的ESG标准。该标准体系旨在为中国ESG标准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与美丽中国建设。    

《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绩效评价导则》包含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和129个四级指标。在环境维度,标准梳理了资源消耗、污染物产生与排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议题,涉及17个三级指标、56个四级指标,强调企业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应遵循的标准、需量化评价的指标、采取的减排措施以及实施效果,有利于指导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在社会维度,标准梳理了员工权益、消费者权益、社会责任与贡献等方面的议题,涉及13个三级指标、40个四级指标,特别强调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和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应依据的标准和评价的内容,有利于支撑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治理维度,标准梳理了公司治理结构及策略、治理机制等方面的议题,涉及13个三级指标、33个四级指标,强调了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立、提升标准化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举措,综合评判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潜力,有助于企业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具体到各个行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进行指标选择。

论坛会场外景

未来,中国标准化协会将继续加强与相关各方的携手合作,持续加强ESG标准供给,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辛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