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以"枫桥笔"书写民生满意卷

来源:东方网
2025-03-31 16:20:20
分享

近年来,楚雄州聚焦群众需求,以“精准普法、特色普法、长效普法”为路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云南实践,多措并举“定分止争”绘就基层善治新“枫”景。据了解,2024年,全州开展法律法规普法宣讲、培训2500余场次覆盖超20万人,解答法律咨询10000余人次,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30万余份,受众师生及群众30万余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16706件,调解16706件,调解率100%,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楚雄市:构建大调解格局打造“幸福调解”品牌

“调解员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修复了亲情,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鲁某与子女的房产继承纠纷让一家人闹得很不愉快,家庭关系几乎破裂。楚雄市司法局了解情况后,及时组织人民调解员联合楚雄市人民法院法官和律师团队,通过“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仅用2天达成调解协议,成功化解这一家庭矛盾,事后,鲁某一家来到楚雄市司法局表示感谢。

近年来,楚雄市司法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云南实践,全力统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资源,构建大调解格局打造“幸福调解”品牌,2024年,全市各类调解组织共化解矛盾纠纷15219件,调解成功14254件,调解成功率93.65%,引导依法化解965件,为平安楚雄、法治楚雄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在特殊领域的问题中,我们联合专业人员进行调解,达到了先预防,再调解,最后修复的工作目标。此外,我们还组建了一支由专业调解员、法律顾问、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的多元化调解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还熟悉当地民情,能够更好地与群众沟通,提供有针对性的调解服务。”楚雄市司法局工作人员毕金林介绍。

走进楚雄高新区产业园区服务中心,一台“云岭法务通”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引人注目。毕金林现场演示:“群众只需语音提问,机器人即可智能生成法律意见书,还能视频连线律师。2024年,楚雄市配置179台智能终端,覆盖市、乡、村三级平台,累计解答咨询1188人次,出具法律意见书462份。

(楚雄高新区产业园区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演示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

姚安县:用花灯普法 寓教于乐广受好评

走进姚安县春晖小区,姚安县农民戏剧家协会的志愿者们正在进行小邑拉花《共创平安防诈骗》的演出,现场热闹非凡。

据了解,该协会是云南省唯一的一支由农民组成的社团组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放在首位,至今已经走过了43年的历程,自开展“三个一”模式挂钩扶持法治宣传队以来,协会担负着普法宣传剧目的创作、演出任务,成为姚安梅葛宣传团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宣讲的一张名片,也成为普法宣传的主力军。四年来,先后创作普法宣传剧目164个,出版普法专辑4期,用锣鼓词《未成年人受保护》、小彝剧《家和万事兴》、小邑拉花《天价彩礼不应当》、花灯小戏《巧劝解》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深入到全县各乡镇村宣传演出国家政策方针、法律法规。

这种把“大道理”与“小切口”结合起来,把“普通话”与“地方话”结合起来,变抽象为具体,生动活泼、听得懂、记得住的普法宣传方式深受干部群众喜爱,唱出了彝乡普法强音。

“未来我们还将创作更多群众听得懂、喜欢看的普法剧目,继续我们的普法演出。”该协会会长赵章才说。

(群众在姚安县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进行法律咨询)

牟定县 “金瑞瑞法律明白人工作室” 传递法律知识

作为牟定县法律明白人,金瑞瑞2014年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她不遗余力地传承和保护彝绣,促进其持续发展,带领当地1000多名彝家绣女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锦绣之路。

“赚金山赚银山,法律法规是靠山。”金瑞瑞表示,当选为法律明白人她很荣幸,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她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常常为身边绣娘解答各种法律咨询。2024年2月,她当选为“牟定县彝绣协会法律明白人工作站站长”,并在公司设立了“金瑞瑞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应用法治护航非遗传承,我们牟定县彝绣协会挂牌成立楚雄州首家商标品牌指导站!”金瑞瑞表示,在以后生活及工作中,她将不负“法律明白人”使命,引导绣娘们坚持法治赋能,通过从生产端和市场端双向发力,积极开辟省外市场,加速推进彝绣产业发展,使更多年轻人才依法从事彝绣开发和经营,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完)

(金瑞瑞为绣娘解答法律咨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