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信圈在做的,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得给这家公司一个定位,它到底是一个什么公司?最容易看到的答案肯定是,红信圈是一个用红包发布信息的软件。但是,在我长期的体验和与红信圈团队沟通后看来,这个答案,其实并不准确。说红信圈是一个红包社交软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伪概念。
因为用红包发布信息,归根结底,是一种工具或玩法。显然,我们不能用一个工具来定义一个公司、一项事业。比如,你肯定不能说一间报社是个文字公司或者图片公司,虽然它们报道新闻,用的是文字和图片。你也不能说一个建筑公司是挖掘机公司,虽然盖房子离不开挖掘机。
一个公司的属性,应该由它提供的价值来定义。比如,迪士尼对自己的定义是,一个提供合家欢,也就是老幼皆宜的快乐体验的公司。阿里巴巴对自己的定位是,服务于众多的中小企业。
那么,红信圈提供的价值是什么呢?一句话:“让每个商家都能低成本、简单有效的获取流量”。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有点问题。因为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到处都有流量。但推敲后并不是这样,现在已经是人人都需要流量,人人都在争抢流量的时代,流量在当下已是稀缺资源。红信圈要做的,是帮助每一个普通的商家、每一位平台的个体,都能用低成本、简单有效的方式获得流量,并建立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长期使用。
而且,红信圈团队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目前,红信圈上很少有大品牌,大商家,几乎全是小商家、小个体。有做微商代购的宝妈、有推广项目的斜杠青年、有做保险的业务员、还有街边卖货的门店......
就是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们没有充足的资金去投放媒体广告、没有专业的技能去做网络营销、没有创作内容的能力去抖音展示自己。但他们都有展示、宣传自己的诉求,他们都需要流量。
好,红信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答案就摆在这,红信圈的定位是,让每个商家都能低成本、简单有效的获取流量。
那么,这个模式为什么能成立呢?它为什么能做大呢?你也许已经体验过红信圈。可能有一些自己的观点。比如,红包互动性、趣味性强,能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再比如,有人说红信圈做的早,沉淀了很多数据模型,根据这些数据模型进行匹配,能让商家和潜在用户更好的匹配上。等等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
但是,在我和红信圈团队的沟通中,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角度。我觉得很有意思。他们说,红信圈的模式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他们做的这门生意,它的商业模式,在很早以前,就被验证过了。而且被验证过很多次,每一次都成功了。
这个模式就是,把一种昂贵的东西变得便宜,把一种稀缺的资源变得普遍。你会发现,不管在哪个地方,哪个时代,但凡做的是这一类生意,那它大概率上,都会是个大生意。
比如,中世纪的欧洲,读书识字的成本很高,因为书本很稀缺,很昂贵。所以,当时,只有地位尊贵的人,或者是僧侣,有机会学习读书写字。但是,印刷术的发明,把文字这个稀缺的资源,变得非常普遍。有机会读书识字的人,一下就变多了。而印刷,也就成了一门大生意。
再比如,19世纪之前,颜料的价格很贵,只有贵族用得起。大部分欧洲人,穿的衣服都是黑色的。但是,1856年,化学家威廉·铂金合成了苯胺紫染料。从此染料变便宜了,每件衣服都有了不同的色彩。而染料厂,也变成了一门大生意。你现在看到的很多制药公司,比如德国的拜耳,它的前身就是染料厂。
再比如,淘宝之所以成为一门大生意,是因为它让商家的开店成本变低了,就像淘宝的口号“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样,卖货不再需要店面,淘宝让每个人都能开店成为老板。等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而红信圈做的,归根结底,是同一类事,把稀缺的资源变普遍,把昂贵的东西变便宜,让更多的人都能使用。那么,红信圈改变的,是哪一种资源呢?答案是,流量。把流量变得更便宜、更普遍,让每个人都能拥有。
就像上文提到的,现在是个人人都需要流量的时代,而用户总流量就那么多,随着人人都来争抢流量,流量成本也就越来越高。最终的结果,就是流量呈现出幂次分布。大量的流量被头部的寡头全部垄断,小体量的商家、个体很难获得流量。
而红信圈的目的,就拉低流量的获取门槛,让流量低成本、简单化、下沉化。目前红信圈已经为商家提供了即时流量和长期流量,未来还要依托红信圈的“流量经纪人”模式,为商家提供流量管家服务,哪怕商家没有时间、没有方法、没有能力,都没关系,由流量经纪人作为商家的流量管家,手把手的帮助商家获取流量。
换句话说,传统的广告模式,是提供单一即时流量,信息只让用户看到1次,商家为单次流量付费,所以成本很高。而红信圈要做的是,不仅让商家能即时宣传自己,还能让商家长期展示自己,让自己的信息反复被用户看到,从而极大降低流量成本,
总结,红信圈在做的到底是什么?我给出的回答是,让每个商家都能低成本、简单有效的获取流量。把流量,这种原本稀缺的资源,分配给更多的普通人。而且在任何一个时代,但凡你能把一个稀缺的东西变普遍,把昂贵的东西变便宜,它往往都会成为一门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