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S赛先生STEM展秀科学实验,“玩中学”赋能中国科教

来源:消费日报网综合
2019-12-16 14:15:08
分享

2019年12月12-14日,上海国际STEAM创新科学教育博览会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学习”和“体验”是今年嘉年华的主旋律。三天展会,Dr.S赛先生不仅带来精彩演讲,分享在线STEM科学课实践经验;更有大舞台科学实验秀、道格实验区等多种STEM玩中学模式展出。展会现场,来自全球各地的专业观众及业界精英齐聚,共同探讨STEM教育未来发展机遇。更有大批学生及家长亲临现场,感受STEM教育魅力。

玩中学模式迎丰富人潮 教育新零售模式赋能城市合伙人

Dr.S赛先生的道格实验区每天都人满为患。普通玉米淀粉做成的“橡皮泥”有个科学感十足的名称:非牛顿流体;看似简单的拼搭积木蕴藏着工程学搭建的原理。好玩的实验不仅吸引孩子,不少大人都在此驻足。

  参观者亲自触摸“非牛顿流体”

为了让更多家庭走进科学、了解在线STEM教育方式和线上教学方式,Dr.S赛先生目前已在上海开办了5家线下体验门店。在展会现场的玩教具零售区就是“教育新零售模式”的缩影。

Dr.S赛先生线下获客的门店通常只有日常零售店的大小,轻资产负担,同时所有教学内容、质量均由总部把控,线下店只需要完成与玩具零售配套的短课包销售和引流顾客的任务即可。采用这样的运营方式,一方面丰富线下门店服务内容,增强玩具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专业老师以直播形式指导,孩子边玩边学,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家长也更放心和满意。

  大舞台实验狂欢点燃STEM教育狂潮,“玩中学”培养孩子5维综合能力

Dr.S赛先生14日在大舞台开演科学实验秀,短短20分钟的表演,却让在场孩子都陷入了科学的魔幻体验,更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了STEM科学教育“玩中学”的魅力。

用口香糖就可以砸开了一罐可乐;水倒进纸杯就流不出来了。互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发表自己对于神奇实验现象的见解,仿佛置身赛先生科学实验室。

  赛先生老师与小朋友互动交流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科学的简称,让孩子玩中学的科学教育过程中锻炼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国民水平收入水平不断增加,以80、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家长更注重孩子综合科学素质的培养,引发了近几年来STEM教育的狂潮。然而STEM教育真正落地,让家长满意,实现线上学中玩,线下玩中学,让孩子提升,并非易事。

Dr.S赛先生分享STEM在线教育实践经验,五四百年之际展望科技未来

在“蓝海”之中,如何保持STEM科学教育的初心,为中国家庭输出真正的科教精神和知识。Dr.S赛先生创始人卢申彪受邀演讲,分享了背后的实践经验。

Dr.S赛先生的课程面向3-12岁儿童,在上线之初,就确定了线上直播互动课的模式。线上课程有上课更便捷、授课质量更透明、性价比更高、随时回看等优势。随着STEM科学教育在二三线城市的普及与发展,线上课的优势更加明显,无论身在何地,只要有网络就能够获得与北京、上海孩子一样的学习机会,缩短了普通家庭与优质教育资源的距离。

同时,在线课面临着实验材料教具的供应链、在线教育方式及教育标准化模式的三重挑战。

Dr.S赛先生首先引进欧美专业STEM教具。在课程和教具设计方面,美国的成熟企业耕耘了四十年,STEM科学的教学也有了近20年的实践经验。

课程参照美国NGSS《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联合中美教育专家团队、儿童教育学、STEM学科博士及硕士团队共同研发,因地制宜做了改进,基于PBL教学法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程,力求PBL+情景式教学+丰富的感性认知,打造了一整套科学、完整的STEM在线课程体系。其核心在于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旨在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专注能力和逻辑能力。

  赛先生专业科学成长体系

在教学方面,因受课程进度、不在同一空间等客观因素影响,在线STEM科学教育并能不拘泥于结果,反而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抗挫能力。演讲现场,Dr.S赛先生展示了孩子创造力的成果:不同空间的孩子自主创作出的草履虫结构完全不一样;老师要求搭的飞机,孩子在课后可以用同样材料创作出一只蚊子。

演讲最后,Dr.S赛先生谈到,赛先生名字取自五四运动时的两大旗帜“赛先生”和“德先生”。这场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人对科学的启蒙。Dr.S赛先生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未来时代发展和科技强国道路上,中国青年一代人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孩子像科学界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把科学课上好,让科学精神融入中华民族血液,融入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从认知启蒙到思维成型,探索最适合中国家庭的STEM科学教育模式,赋能孩子未来,这是Dr.S赛先生的初衷和未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