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就能完成筛查 老年痴呆防治全流程智慧管理呈现新模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12 14:12:55
分享

在数字化工具的助力下,过去两个月,胶州市的1.8万余名老人,享受到了老年痴呆防治的专项服务。

6月7日上午,山东青岛胶州市“2024年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项目总结会议召开。自今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在胶州相关医疗卫生单位积极作为、紧密配合下,通过腾讯SSV银发科技实验室提供的全新“宣-诊-疗”数字化工具,该行动累计已为1.8万余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了老年痴呆的科普宣教、认知筛查、评估以及干预等服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图说:胶州市“2024年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项目总结会议现场

为响应国家卫健委“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今年4月1日,胶州市卫健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腾讯SSV银发科技实验室和北京万灵盘古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胶州市“2024年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由腾讯提供技术和公益资金支持,并得到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项目组技术总负责人王华丽教授的指导。

该行动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等创新工具,以医院社区相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胶州落地探索老年痴呆症的防治新模式,今年将为2万名65岁以上老人免费开展老年痴呆症筛查和宣传,同时对筛查出的高危老人进行进一步的评估确诊、提供数字化干预工具。

“胶州市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在现有基础上再接再厉,积极打造以老年人为中心的老年痴呆群体全流程服务模式,助力老年痴呆防治促进工作高质量推进,携手争创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国家级区域样板。”胶州市政府副市长徐栋良在会议上表示。

数字化工具大大提升老年痴呆防治效率

“您还记得今天是星期几吗?”“锤子是用来干什么的?”“这个屋子的窗户在哪,您给我指一下?”……

6月6日一早,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阜安街道邹家洼村的老人们,又到了定期健康体检的时候。不同于以往,这次查体的项目中多了一个环节——医生根据手机小程序上的提示,问了老人们几道问题,并将老人们的回答情况一一记录到小程序上。

这是“胶州市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下开展的老年痴呆防治初筛现场。在社区医生的介绍下,很多老人第一次知道“老年痴呆”“认知障碍”这些概念,两个小时的时间里,100余位老人接受了初筛服务。

图说:阜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老人进行初筛

“很多老人都觉得,人老了变糊涂了是很正常的事,并不认为这是疾病,也没有想过因为记忆减退、认知障碍等问题而去主动就医。”现场开展筛查的阜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以往由于老年人对老年痴呆的了解程度不够、社区医生缺乏专业知识和筛查工具,老年痴呆防治工作的推广存在着很大的阻碍。

而现在,通过腾讯SSV银发科技实验室提供的全新“宣-诊-疗”数字化工具,结合社会处方辅助决策系统“瓢泉心坊”,无论是基层社区医生,还是社区工作人员或是志愿者,通过专项培训后,就可以通过小程序轻松完成老年痴呆的科普宣教和筛查建档。

腾讯SSV银发科技实验室打造的《银发脑动力》小程序,是这套“宣-诊-疗”数字化工具的核心一环。

在科普宣教方面,《银发脑动力》小程序的公众端提供了丰富的老年认知障碍科普音视频及文章,既能帮助社区组织相关科普活动,也能帮助老人和家属通过手机随时了解相关知识和疾病管理方法,还提供了自查问卷,帮助老人关注自身认知状况。

而在筛查建档方面,《银发脑动力》小程序有专门面向机构开放的社区版,其中内置了数字化筛查量表。相比于传统筛查使用纸质量表需手动腾挪数据、初筛和二筛之间数据无法打通、动辄花费40分钟至1个小时等问题,《银发脑动力》小程序可以自动为筛查老人建档、自动统计记录分数、持续存储筛查记录,大大降低了操作门槛、提升了筛查效率,并且可以为后续的诊断和处方开具提供参考。

图说:《银发脑动力》小程序公众端首页

因地制宜优化老年痴呆防治促进工作方案

“腾讯在老年痴呆防治科普、筛查、干预等方面的能力已经原子化,与公益小程序‘瓢泉心坊’ 有机结合,通过全流程数据管理和AI算法,可以放大专业医生的能力、赋能更多基层医生和服务者,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字化防治解决方案。”腾讯SSV银发科技实验室负责人窦瑞刚表示。

简单来说,在胶州落地的老年痴呆防治新模式中,通过数字化平台的打通,社区可以将老人初筛情况反馈给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加强专业医生和社区医生的联动,方便后期的二次筛查评估和随访;通过双向转诊、专业医生下社区等形式,筛出有风险的老人能够得到及时的专业评估诊断和干预方案。

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道强在总结会议上介绍,通过多方合力,“数智化”工具贯穿于老人痴呆防治的科普宣传、筛查、干预、治疗等各个环节,极大提升了社区医生的初筛效率和专业医生的二次评估效率,降低了统计汇总和管理等工作负担,打通了全流程智慧管理路径。

不过,张道强也坦言,实际工作中仍然发现了一些困难:“比如部分老人存在听力下降、方言沟通不畅等问题,会使筛查效率降低,我们及时根据老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放慢说话速度,适当提高音量等,确保老年人顺利完成筛查;再比如针对筛查连贯性不强、二次评估易脱筛等问题,我们及时优化了工作方案,医院医师主动将评估服务送至‘家门口’,让专家多跑腿、老人少跑路,还会提前电话告知老人具体的评估时间、缩短等候时间,让老人们的参与度大大提升。”

图说: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医生为初筛阳性老人进行二次评估筛查

“很高兴地看到,胶州市充分发挥已有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资源,调动县域医共体的专业力量,利用成熟的数字化技术和公益平台,积极探索适合于本地的老年痴呆防治促进工作。”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项目组技术总负责人王华丽教授表示。

老年痴呆防治新模式让数万老人受益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被喻为“记忆的橡皮擦”。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的老年痴呆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

2023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发布《关于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鼓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

2023年9月,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腾讯SSV银发科技实验室、王华丽教授团队共同发起“老年认知障碍防治促进计划公益项目”,并于今年3月15日率先在广州启动“白云区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将为当地2万名适龄老人免费开展老年痴呆筛查。

胶州市开展的“2024年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是“老年认知障碍防治促进计划公益项目”的最新落地试点。

“从项目启动至今天,历时近一年时间,在广州白云区、青岛胶州市,老年痴呆防治不断走进社区、走到老年人群中,以数字化方式进行认知健康建档、大规模早期筛查和老年痴呆防治宣传教育、科普活动,提高老年痴呆防治效率,让数万名老年人及其家庭在这场行动中获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郑璇表示,“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通过这个行动探索老年痴呆防治新模式,助力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免受老年痴呆所困,能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