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展现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发生的深刻变革,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的生动实践,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新篇章·科技创新篇”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于3月28日启幕。
首场发布会上,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修宽,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云涛,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景荣,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王丛菲介绍哈尔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修宽介绍到,2024年,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哈大齐自创区哈尔滨片区、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全面提速,科技大市场启动市场化运营,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年就地转化科技成果108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9.1%。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决策部署,市科技局将紧扣“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任务,聚焦“强基础、促转化、优生态”三大方向,全力推进筑牢科技创新基础、加速成果转化应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等工作举措,以科技资源本地利用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主线,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谱写全面振兴新篇章贡献科技力量!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云涛说,2025年,市发改委将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立足国家战略布局,抢抓政策机遇,发挥好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打好资源牌、科技牌、开放牌、绿色牌,统筹实施好产业链创新链对接、战兴产业倍增、未来产业孵化、传统产业提升、企业服务优化“5大行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景荣介绍到,全市工信系统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统领,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有力因素不断汇聚。累计培育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21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1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户、国家工业设计中心2户。成功获批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第三批产融合作三个国家级城市试点。获批哈尔滨航空和绥哈大齐生物制造两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智能机器人岛、中国星谷、高端装备产业园启动建设,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发展,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2024年先进制造业城市研究》报告,哈尔滨市列“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35位,上升5位。1—2月份,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3%,重点企业产值增长7.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4%,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6.2%。
下一步,全市工信系统将提能力、转作风、优环境、强招商工作部署,转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新篇章的具体行动。坚持把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聚焦新型工业化目标任务,加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下齐心、踔厉前行,奋力谱写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王丛菲说,在省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坚持深化校地协同创新,成果转化赋能强劲。学校与哈尔滨市辖区内746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成立20个校企联合科研机构。支持哈电集团、北大荒集团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助力打造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等一批国之重器。2024年,省市政府、学校高位谋划成立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哈工大科技创新资源富集优势,高质量推进重大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过去一年,先研院聚焦哈尔滨科技创新发展重点产业,以发掘高质量科技成果生成新的硬科技企业为工作重点;以推动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服务并赋能硬科技企业加速发展为工作主线,为哈尔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5年,先研院将围绕“向新聚焦”“向质发力”“向外拓展”“向链赋能”战略,加速成果转化与产业辐射,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