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中共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与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海南自贸港第十九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了6项新案例。
(发布会现场 李昊摄)
中共海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常务副主任关继荣表示,此次案例聚焦服务封关运作核心任务,通过深化制度集成创新、优化监管服务能力、降低企业成本、提升通关效率,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为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此外,6项创新案例通过强化封关运作压力测试,推动政策应用场景扩容,进一步凸显海南自贸港在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中的示范作用。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全域拓展
第一项案例率先在洋浦保税港区试点,逐步扩展至全岛适用,审核权限由国家部委下放海南。该政策强化国内外市场联结,促进先进制造业和产业集聚,政策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特许审批新模式
第二项案例聚焦企业特许审批实际业务需求,率先助力企业使用非财政资金科研引种特许审批机制,建立跨部门联动体系,破解企业引种堵点,推动全国企业特许审批引种首单落地。
离岛免税监管服务全链条创新
第三项案例率先在海口综保区试点“电子标签”通关、“先入区后报关”等举措,优化免税品进口、配送流程,提升监管效能和消费体验,加强“套代购”风险防控。
此外,海关总署已将“免保衔接”模式向全国综保区推广。
海港口岸“信用+智慧”综合型服务
第四项案例通过建立边检诚信管理机制,推行“重大活动+特色产业+X”定制化通关服务,构建科技赋能监管体系,保障了移民管理服务和海上多元形态产业便利通关。
企业“一码通全岛”服务全覆盖
第五项案例旨在搭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政策智能匹配兑现、企业服务专员对接、智慧监管服务、信用审批修复等“一码通全岛”、“亮码办事”功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据悉,该模式被国务院列入“高效办成一件事”全国典型经验。
外资企业登记“五位一体”改革
第六项案例是全国首推港澳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公证文书简化、部分外资登记全电子化办理及外国企业直接登记制度,打造企业开办、变更、注销“三个一件事+免申即享”服务链,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 严浩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