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中国日报看山西:钟村墓地揭示夏商时期高等级文化族群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03 18:27:12
分享

《中国日报》1月3日第17版截图

考古学家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墓地的发现揭示了在夏朝和商朝之间的过渡时期,太行山西麓地区存在着一个与中原地区交流密切的高等级文化族群。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范文谦说,通过在山西省昔阳县钟村的考古发掘工作中,钟村墓地遗址发现了过渡时期的5座高级墓葬,这些墓葬不仅分布集中,而且排列有序,出土了陶器、漆器和绿松石器等50余件套。

考古人员在墓地中发现了13座墓葬,其中5座是夏商时期的墓葬。范文谦表示,10号墓是规模最大的一座,至今仍是全国同时期等级最高的墓葬。

这座近乎正方形的古墓占地46平方米。墓室内有一个石椁,石椁内置木椁,木椁内并列放置三个木棺。中间棺木中的男子身上涂有朱砂,头顶覆有扇贝,左侧股骨下随葬绿松石嵌片牌饰。两侧是两名女子,同样涂有红色朱砂,但与男子相比颜色较浅。

墓壁上有一个壁龛,里面躺着一具男尸,很可能是人殉。

范文谦说,特殊的墓葬习俗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然而,这些陶器及花纹与二里头文化、下七垣文化的陶器组合和花纹相似。前者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存在于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是夏时期的文化;后者则被认为是商朝先民创造的新石器文化。

用扇贝覆面的丧葬习俗也并非绝无仅有。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昔阳钟村墓地现场负责人曹俊说,考古学家曾在中原地区先商至商晚期的遗址中发现过类似现象。

此外,在河南省洛阳二里头遗址也发现了类似的绿松石嵌片牌饰,是贵族的陪葬品。二里头被普遍认为是夏朝晚期的都城。曹俊补充说,在钟村遗址发现的绿松石嵌片牌饰表明,该遗址很可能与二里头遗址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

当地考古研究院对墓葬的年代、人类起源、人际关系和陶器制作工艺进行了多学科研究。目前研究表明,这些墓葬的年代为公元前1505年至公元前1413年,是当地人的家族墓地。绿松石成分和来源的研究表明,该墓地出土的绿松石来自东秦岭地区,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产地相同。

曹俊还提到10号墓可能是一个族群的君主墓。他说:“如此规模的墓葬可能属于与夏商王权共存的某个小国的王。”

在夏商时期,位于今天河南省的王权周围出现了许多方国。资深考古学家王巍说,学者们非常关注夏商周边地区,但了解不多。因此,该遗址丰富了人们对夏商过渡时期中国北方方国的了解。

范文谦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去考古发现这些人类曾经可能居住过的聚落遗址。

“钟村的墓葬规模宏大,丧葬习俗独特,不仅填补了太行山西麓夏商考古的空白,而且丰富了人们对夏商过渡时期中国古代的了解。它们为探索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提供了崭新的考古学视角。”范文谦说。

(记者 王茹 编译 朱兴鑫 赵哲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