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164公里,时速350公里!12月26日,沪苏湖高铁正式建成通车,首发列车于10:00从上海虹桥站出发,11:32抵达湖州安吉站。
该高铁通车后,安吉到上海原本2个多小时的行程将缩短至1小时左右。安吉的交通条件、区位优势得到显著提升,长三角区域路网进一步完善。多方“利好”,振奋人心,全面提速安吉发展,拓宽振兴路径。
上海与安吉“缘”来已久。1999年夏天,一群来自上海的大学生开展了寻找黄浦江源头的活动。经过专家多次考证,最终得出“西苕溪是黄浦江最重要的源头”的结论。
如今,在安吉龙王山,伫立着一块石碑“黄浦江源”,这四个字由时任上海市长汪道涵亲笔题写。多年来,许许多多的上海人来安吉寻根溯源。
黄浦江探源第一人、上海长三角人类生态科技发展中心理事长陶康华谈道:“如今,‘一条江’、‘一条路’更加紧密地串联起上海与安吉两地人民的友好感情,加速了两地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
这些年,安吉积极践行“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战略,持续深化与大上海的全方位合作,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而今,借高铁之力,中国美丽乡村正努力拥抱大上海、畅享美好未来。
“我们的游客中30%以上都是上海客人。除了标志性的景点,近几年,他们也非常热衷于安吉的乡村户外游。”安吉县文体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罗福娣介绍,高铁通车,交通更加便利,沪安两地距离再一次被拉近。
为了更好地吃到高铁派发的“红利”,一方面,该县精挑细选,将持续提高文旅项目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该县对所有的景点景区、酒店民宿等提出了更高的服务标准和提档升级要求,一系列针对景点服务员、民宿管家等群体的人员培训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安吉还将眼光瞄准了长三角的亲子家庭,全力塑造长三角地区“安心研学”品牌,形成了集生态研学、自然研学、考古研学、非遗研学、农耕研学、红色研学等多元化研学产品系列,创成研学基地(营地)33家。
“绿水青山间的大讲堂正厚积薄发,逐渐地转化为造福当地百姓的金山银山。”罗福娣说,一周前,安吉与上海五个研学旅游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部分学校、旅行社等,成为首批安吉研学游驻沪联络站。两地研学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航。
这条“黄金大动脉”,还为安吉与其他城市深化交流合作,带来更多的共赢机遇。它不仅是安吉的“引财”之道,亦能使美丽乡村“引才”有道,让青年人才在乡村实现自我价值。
在余村创业的上海青年张贇今年“上马”了他在安吉的第二个项目——余村邮局。他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通过乡村快递“一键直达”至客户家中。
“我投在安吉两家企业的员工经常往来于沪安两地。沪苏湖的开通,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差旅效率提高,员工更加便捷和轻松。”张贇分享说,人才流动是乡村振兴很重要的一点,相信有了沪苏湖,安吉的“青年入乡”发展会更加火热,“白天在乡村就业创业,晚上在城市生活娱乐”这句话将照进现实。
“为吸引更多长三角青年入乡就业创业,我们提出‘来安有岗、就业有助、工作有伴、人才专车、共有住房’的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安吉县青年入乡发展专班负责人南璐介绍,县里推出补贴直达快享、创业无忧担保、场地免费提供等举措,实现人才按月领取政策补贴;购房上,推出“共有产权住房”,让人才零首付有房、零压力创业、零负担安居;青年社交上,安吉积极成立青春社团,常态化开展“缘定安吉”活动等。
接下来,安吉还计划在高铁站附近布局小蓝车、共享汽车等点位,开通定制专车,青年人才只需提前预约,即可就地上车。
在绿水青山中布局新经济、新产业,生命健康、高山滑雪、帐篷咖啡,特色化个性化对接长三角;同上海开展沪安科创资源共享、产业合作新模式等探索……接沪融杭、联通苏皖,安吉正在行动。
“沪苏湖高铁开通后,我们将找准定位,扛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责任担当,分享发展理念与经验;同时,也要紧抓机遇,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借势借力,精准连接到其他城市的平台、产业、文化等,使要素加快流动,形成更加高密度的互动,携手共进。”安吉县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