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协同推进北海银滩美丽海湾建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12 14:41:55
分享

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部湾海域东北岸,自然禀赋得天独厚,人文旅游交相辉映。北海银滩,作为北海市地标,其西岸段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东岸段红树林一望无垠,群鹜起飞,让人流连忘返,拥有“天下第一滩”美称。

曾经,银滩面临入海河流冯家江水质不稳定、海洋垃圾困扰和滨海湿地退化等问题,近年来,广西全面实施湾长制,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统筹推进银滩的陆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亲海环境整治,实现银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陆海统筹,实施陆海污染防治,实现水清滩净。实施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深化源头治理,清除受污染淤泥54万立方米,敷设27.7千米截污管道,沿江构建19座污水处理设施,新建1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完成冯家江流域363个雨污直排口截污纳管、133万平方米养殖污染区和24个养殖场整治。污水再生回用,新建1座再生水厂,敷设18千米补水管道,对污水进行再生处理回输到上游,用于河道生态补水并循环净化。分区分类施策。建立植被过滤带系统,增强沿线生态功能;水库拉长植被岸线,增加水陆交换面积;将河道两旁的虾塘改造为沿海滩涂湿地和生态湿地塘;在入海口区域实施林红树林保育与恢复;完成河道驳岸生态化改造44.7千米,河道水产养殖塘生态化改造54.5万平方米,红树林保育与恢复8.3万平方米,推动水渠、水库、河道和入海口深度自然净化,进一步提升水质。开展入海排污口和海洋垃圾清理整治。推进完成银滩周边9个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北海银滩附近海域水质优良比例稳定保持100%,持续巩固生态优势。推动北海市建立“海上环卫”制度,实现岸滩和海漂垃圾治理常态化。出台《广西岸滩和海面漂浮垃圾清理整治考核办法(试行)》,将海洋垃圾清理工作纳入湾长制工作考核。2023年银滩岸滩垃圾平均密度下降88.3%,海漂垃圾平均密度下降31.8%,岸滩垃圾盖度为0.106‰,岸滩呈现“清洁”状况。

坚持协同治理,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实现鱼鸥翔集。加大红树林保护修复力度。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实现为红树林保护立法;强化红树林监管,将北海市红树林区域划分为22个网格,在沿海乡镇增设2名专职红树林巡护员,实现网格化、常态化管护巡护;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北海红树林修复工作。2020年以来,北海市累计营造红树林473.2万平方米,修复红树林1394.5万平方米,其中北海银滩累计营造红树林近2.7万平方米;红树林修复133多万平方米,红树林稳中有增,持续保持健康。深入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推动银滩恢复光滩湿地面积183.2万平方米,修复红树林湿地生态22.28万平方米,清除互花米草0.67万平方米,完成硬质海堤生态化改造10.8千米,最大程度地恢复了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地理格局;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建立银滩南部海域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累计投放人工鱼礁2776座,海洋牧场示范区渔业生物资源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海域;加强增殖放流,北海共投放黄鳍鲷、日本对虾、施氏獭蛤、黑鲷等各类苗种约1.14亿单位。银滩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其中,红树植物共19种(全国有37种),大型底栖动物207种,鱼类31种,两栖动物6种,爬行动物12种,鸟类195种,哺乳动物9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亲海环境整治,实现人海和谐。推动北海出台《北海市沿海沙滩保护条例》,划定海岸线300米控制线,控制线内禁止填海侵占沙滩和红树林;修复沙滩面积16.72万平方米,退堤、退陆还海面积4.04万平方米,修复岸线3.3千米,恢复原沙滩岸线的生态系统,形成连绵的“十里银滩”滨海沙滩形态。2023年北海银滩全年游客接待量达1520万人次,同比增长372%,银滩所在的银海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8.58亿元,同比增长142.6%,人民群众临海亲海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现如今,“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已成为美丽银滩的常景常态。北海银滩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得到国内外高度认可与肯定。其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入选中国特色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典型案例,银滩内的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2023年被评为国际重要湿地,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北海银滩2023年成功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且北海银滩美丽海湾建设经验在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十年区域会议及第11届西太平洋国际海洋科学会议上向全球分享,为科学服务南中国海地方环境管理、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贡献了广西智慧。

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赵保振(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