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军垦战歌 书写时代华章 ——评广播剧《慷慨天山》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01 16:32:14
分享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大批优秀青壮年、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加入屯垦戍边的革命伟业中。从此,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进入史无前例的发展阶段。新疆作家刘奕辰依据真实历史,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广播剧《慷慨天山》,真实再现了屯垦戍边中可歌可泣的凡人英雄,生动表达了戍边战士为新疆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奋斗终生的家国志向和丰富情感。

一、人物塑造的“脊梁书写”

《慷慨天山》以新疆生产建设为背景,刻画了刘振华、朱有福、别克等为代表的堪称民族脊梁的英雄群像。刘振华原是一线作战部队的连长,在面临肩负起屯垦戍边的生产重任和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红火日子抉择时,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安逸的老家生活,积极投身到生产建设的革命中。“只要自己还是革命战士,那无论做什么,都是革命工作,都是革命需要,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和人民!”这是一个革命战士深厚的爱国情感。

屯垦戍边的战歌伴随着刘振华等解放军战士抵达戈壁滩拉开序幕。作为英雄人物的共产党员的刘振华对战士非常关爱,在戈壁滩勘探戍边路线时,一名战士因卫生员的失误随时面临截肢的危险,刘振华主动拿出自己水壶里仅剩的微乎其微的净水,帮助士兵清洗伤口。在勘探队员两次面临狼群的围攻时,作为营长的刘振华凭借多年的战斗经验,冒着生命危险吸引狼群注意,冷静指挥帮助队友脱离困境,赢得生机。刘振华不怕牺牲的精神,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骨和意志品格,使人物的“脊梁书写”立了起来。

朱有福也是广播剧中不可忽视的一位革命战士。他原是反动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后在共产党员的思想教育和以身作则的感化下发生了质的转变。朱有福积极投身到生产建设的革命中,数次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从水渠堵漏到提供剿灭叛匪的情报再到戈壁滩用生命传达戍边情况,朱有福在屯垦戍边的伟业中积极奉献自我,并最终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从朱有福的光辉事迹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即不以阶级和身份作为评判战士的标准;另一方面,更是看到了革命战士为新疆屯垦戍边伟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此外,广播剧中也塑造了一群为垦区做过贡献的少数民族普通人。少数民族牧民别克运用自己多年的放牧经验,不仅帮助解放军战士避开了许多危险,也为勘探队员准备了羊皮大衣和充饥的馕饼,避免低温和受饿带来的损失。更可贵的是,别克主动为革命战士分担压力,当徐参谋发生高原反应,处于脑水肿的危急关头,别克带领徐参谋和刘营长等人去到了少数民族迪娜拉奶奶家寻求帮助。迪娜拉奶奶不仅挽救了徐参谋的生命,更是无偿赠送给戍边战士一匹马。在天山南北各垦区的建设发展中,以别克、迪娜拉奶奶为代表的各族群众为屯垦戍边的革命战士送去了温暖,也为生产建设任务的完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是“英雄的凡人”,是国家的“脊梁”。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为新疆和平解放和屯垦戍边贡献了青春和力量。同时,在天山南北,各少数民族也为屯垦戍边的革命任务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屯垦戍边是国家发展的要义,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人民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有力彰显。

二、家国志向的延续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广播剧《慷慨天山》之所以震撼人心和打动听众,不仅在于作品中塑造的可歌可泣的时代楷模,更在于革命战士真挚的家国情怀及这种家国志向的接续传承。

以刘振华为代表的解放军战士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即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这不只是进疆解放军对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一个交代!更是对反动派,以及和反动派们勾结的土匪武装们一个极大的震慑!刘振华等解放军战士在国家关键时刻,始终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屯垦戍边中,无数革命战士用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回答了什么是家国志向。三班长在与叛匪的厮战中,不幸遇难,即使浑身的血迹根本看不清是刀伤还是枪伤,但他仍保留着与叛匪厮打拼命时的表情。三班长用生命捍卫民族利益,不向反动派做出丝毫让步的做法是一个革命战士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彰显。再如在戈壁滩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有的战士仅穿着一块用布包着的单鞋就进行劳动。在脚受伤的情况下,他们仅仅选择用针挑穿血泡,把冻裂的血口子用线封起来,然后继续投入到生产之中。在危险的社会环境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戍边战士用实际行动表达视死如归的家国志向和革命情怀。

屯垦戍边的歌声在天山南北逐渐吹响,革命的号召也影响着女兵为祖国献身的决心。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新疆参加屯垦戍边的女兵年龄最多二十来岁,小一点的还有十五六岁!本该是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这些女兵却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祖国生产建设的第一线。解放军战士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代表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一位名叫阿丽米热的少数民族姑娘映入听众眼前。阿丽米热一出生就是孤儿,后被迪娜拉奶奶收养。在刘振华、徐参谋等人即将离开迪娜拉奶奶家时,这位年迈的老人希望组织能够接收阿丽米热,让阿丽米热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刘振华等一批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革命老兵到赵明霞等年轻女兵投身到垦区建设再到少数民族姑娘阿丽米热的参军梦想。这是一代又一代革命精神和家国志向的延续和传承。

三、以声为媒的情感表达

广播剧独特的美学艺术在于以声音为媒介,通过人物的声音创作出文学剧作。这种美学特点使得人物的情感表达和情感叙事都在“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下得以完成,广播剧《慷慨天山》就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一点。

当刘振华同志得知革命战士要放下斗争的武器,拿起生产的武器时,在庆功会的礼堂上便有了和司令员的一番对话。司令员:“我相信呀,只要咱们人民战士充满爱国热情,拥有劳动创造一切的信心,就可以把荒漠变为良田,戈壁变为绿洲!”刘振华:“当兵的放哈枪,那还叫军人吗?俗话说拳不离口,曲不离手,叫花子都得每天练几遍贯口。战士放哈枪,敌人杀不了,恐怕地也种不好,到头来兵不兵,民不民的,算怎么一回子事吗!”在演播者的声音艺术中把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坚守“当兵的扛枪吃饷”,对到戈壁滩进行生产建设的低迷情绪和斗争思想通过声音传播的艺术价值真实表现了出来。

随着故事的发展,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在演播者的声音表达中发生变化,在后面的声音故事中出现了张振华团长和刘振华的对话,这不仅使听众沉浸于剧情之中,还可以与人物同悲喜,对故事的内容和主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嘴上说得一套一套,做起来很难吗?我再问你,劳动战线是不是需要刚才你说的这些?”“报告团长,需要!”“既然需要,你能不能做到!”“能。”张团长和刘振华的这次交流使革命战士的思想及对戈壁滩的情感发生了质的转变。经过组织的教育,刘振华等解放军战士认识到,无论是革命年代的抛头颅洒热血还是和平年代的劳动建设,都是为了祖国和人民,都是革命战士必须服从革命的需要。不久,营长刘振华便率领全连一百多名战士进军垦区,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垦区的建设。

广播剧的结尾,也就是刘振华和赵明霞两位同志的“洞房花烛夜”,同样出现了人物的声音对话。当赵明霞询问刘振华关于司令员的讲话时,刘振华回答:“能啊,咋不能呢!司令员说,咱们沙梁子垦区要建城市!以后啊,就是你们刚来的时候,额老说的那句话……”赵明霞同志抢先一步:“戈壁起高楼,沙海变绿洲!”在声音时空的构建过程中,情节叙事和情感传达完成了同步的推进,更是直接指向了人物的内心空间状态。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抉择和广大战士的英勇奋战,就没有祖国的大团结、大发展。各族革命战士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团结做出了永垂不朽的杰出贡献。同时,广播剧以声为媒的艺术特点也能促进听众的价值认同,这种价值认同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起到了一种积极的指引作用。

广播剧《慷慨天山》塑造出许多有血有肉的民族脊梁,彰显出兵团战士尽忠报国的家国志向,更在声音故事中传达出革命战士投身祖国建设的动人情感。同时,就像习总书记所说“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这一切的实现,需要更多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正确导向,以文艺创作的精神力量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书写历史的真实和时代的华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供稿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范琴 时曙晖)

作者 范琴,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生

时曙晖,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