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主题报告会上,14位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现场解读“光谷之重”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8 16:53:57
分享

6月27日,武汉市“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启动仪式暨武汉新城·世界光谷专场报告会举行,光谷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等400余人聚集一堂,讲述创新创业奋斗故事,凝聚勇毅前行奋斗合力。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中,“科技”二字被提到了106次,“创新”二字被提到114次。

中国信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鲁国庆,长飞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马新强,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达梦数据库创始人、董事长冯裕才,禾元生物董事长、总经理杨代常,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志强,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武汉楷模”王金桥等8位光谷企业家现场解读光谷之“重”。

作为本系列报告会的首场活动,武汉新城·世界光谷专场随后举行。8位企业家现场作报告,夏一平、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骆汉宾等6位企业代表作视频分享。现场还展演了微话剧《我的中国“芯”》。

作为武汉的创新高地和经济发展“主引擎”,2023年,光谷以武汉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市13.6%的地区生产总值。党的十八大以来,光谷始终把创新作为主导战略,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0.5%,高企从672家增至5700多家,科创供应链平台汇集各类创新需求1.2万项,相继突破了国内首颗400G硅光收发芯片、首台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首个眼科体内基因治疗药物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稳居全国高新区前四。

光谷构建了“独树一帜”的产业领先优势,光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超5000亿元,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光模块研发生产基地,实现了从电脑、手机到智能穿戴、智能汽车的多元化布局,诞生了国产数据库第一股,200多个1类新药管线在研、50多个进入临床。

截至目前,光谷常住人口已从40万增长到超120万,三甲医院增至9家(含拟建、在建5家),打造了华师系、华科系、外校系、育才系全阵列基础教育,正聚焦武汉新城“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目标,中轴线和六大片区起步区开工,419个重大基建项目提速。

一枚硅光芯片、一个空芯光纤模型、一位人工智能虚拟人“小初”、一颗“外籍”螺丝钉……演讲台上,企业家们纷纷揣出硬核“真家伙”,一批新质生产力成果亮相。

中国信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鲁国庆举起一枚指甲盖大小的硅光芯片介绍,目前,1.6Tb/s硅光芯片已经实现国内首产,国内首款2Tb/s三维集成硅光芯粒成功出样,助力我国信息产业急需的高端光芯片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湖北服务国家战略的亮眼符号。

长飞光纤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拿出一个拳头大小的空芯圆柱并介绍,这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空芯光纤,传输具备超大容量、超低损耗、超低时延的特点。使用空气纤芯替代玻璃纤芯,是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下一代光通信的颠覆性技术,有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金融高频交易、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各大领域。

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没有带创新成果,而是特意带了从海外采购的一颗螺丝钉。“当年,不光是核心技术要靠买,甚至连紫外激光器加固用的螺丝钉都要从国外买,3美元一颗。这颗螺丝钉提醒着我:我们国家要构建完整、现代化的工业体系,需要每一家企业摈除依赖,走自强奋斗的道路!”

会上,身穿中国古代服饰的AI虚拟女孩“小初”与观众现场互动,介绍了武汉新城的最新建设情况。此外,她将自己与ChatGPT、Sora进行对比,展示了支持3D理解、信号分析等“看家本领”。

此次主题报告会引发现场听众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场汇聚多方智慧的报告会,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在自主创新之路上的不懈奋斗,以及光谷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聚集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今年,武汉形势政策报告会首次引入“城市观察团”,邀请50位来自高等院校、律所、医疗机构、媒体等各行各业的热心市民代表,以提问、点评等形式与报告人互动。(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郭梦婕 康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