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药物滥用,共践无毒青春”乌鲁木齐市举办2024年国际禁毒日活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5 14:36:48
分享

6月24日上午,乌鲁木齐市禁毒委员会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禁毒委员会联合主办“远离药物滥用,共践无毒青春”2024年国际禁毒日活动。

此次活动受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及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并携手乌鲁木齐市禁毒委成员单位、各区(县)禁毒委领导、禁毒示范单位代表以及九百名禁毒志愿者共同参与。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和内容,旨在构建“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良好态势,有效提升了广大民众了解、参与和支持禁毒工作的主动性,推动了禁毒意识的普及和社会氛围的营造。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在执法领域持续推动规范化、专业化的提升。执法机关通过提升管理效能、实施人性化执法、完善戒毒服务机制以及强化社会矫正体系,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毒品犯罪形势下,乌鲁木齐市禁毒队伍坚持厉行禁毒方针,打好禁毒人民战争,在禁毒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随着“现在,我宣布:发车!销毁!”的命令下达,乌鲁木齐市毒品销毁仪式正式启动,现场待销毁毒品3.7吨被有序装载,在特警队员的押送下驶向销毁现场。

活动现场,各级禁毒委领导为乌鲁木齐市禁毒示范街道(乡镇)、社区(村)颁发禁毒示范牌匾,并为禁毒志愿者代表进行授旗。由学生志愿者,交通行业从业者、邮政快递人员、外卖配送员以及民警代表等多领域的禁毒志愿者组成方队,在台下庄重宣誓。他们的誓言坚定而响亮,明确表达了要全面抗击毒品,为禁毒事业奉献力量的决心。

新疆禁毒委副主任、禁毒办主任、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范立新代表新疆禁毒委赠送禁毒书法作品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清醒地认识到禁毒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风险挑战,要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远离毒品侵害,筑牢毒品防线。

现场市民们也纷纷表示,将主动学习国家禁毒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识毒、防毒、拒毒意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乌鲁木齐市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党组书记马群代表市禁毒委员会出席此次活动并发表讲话。他说,全市各级禁毒机构必须紧跟毒品问题的新动向、新趋势,坚决与毒品犯罪行为作斗争,持续努力,在新时代的禁毒人民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创无毒品侵害的社会环境。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街道旭东社区首次荣获乌鲁木齐市禁毒示范社区称号,对此社区禁毒专干邓浩翔表示,这对我们社区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禁毒示范社区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禁毒宣传教育,重点普及第三代新型毒品的辨识技巧,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我们会密切关注社区内的戒毒人员及其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尽快重返正常生活,确保每个家庭远离毒品之害。

在本次活动中,精心策划了禁毒书法作品展示、第三代新型毒品知识普及展览、缉毒犬技能演示以及禁毒主题绘画和互动游戏等多个区域。这些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极大地提升了禁毒宣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与,有效提高了禁毒信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广度和理解程度。

“身为一名禁毒志愿者,我深感荣幸。我认为我们应当首先从自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禁毒工作,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学会识别毒品的伪装,了解毒品对社会的危害。”乌鲁木齐市米东区101中学的学生吴欣翎说,要主动地向同学们及身边的亲友普及禁毒知识,动员大家自觉抵制毒品,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禁毒宣传,远离毒品,防范药物滥用。

活动现场设置的第三代新型毒品宣传教育展,让广大市民直观地认识了毒品的变装手段。“毒品往往善于伪装,我们必须保持警觉,避免受骗。比如,名为‘小树枝’或‘雅典娜的小树枝’的毒品,以及看似普通跳跳糖实则为‘橙汁冲剂’的新型毒品,都是披着诱人外衣的有害物质。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毒品检验科的警官张雪梅向参观市民揭示了新型毒品的真实面目,并提醒公众加强防范意识。

毒品作为全球性的公害,对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破坏了许多家庭的幸福,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防毒禁毒,众志成城”等口号的日益响亮,乌鲁木齐正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无毒的社会环境。美团外卖配送员李霆,他作为一名禁毒志愿者表示,将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向更多人传播毒品的危害,并积极介绍第三代新型毒品的相关知识,揭露毒品的伪装手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保持警惕,不要被诱惑,不要抱侥幸心态,要正视毒品的危害,为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负责。

乌鲁木齐市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戒毒执法审批机制的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并应用科学戒治的新技术和方法。同时,将持续加大禁毒宣传教育的力度,坚决打击毒品犯罪行为,对涉毒管控工作保持高压态势,确保无懈可击。乌鲁木齐市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吴建军表示,我们将继续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元化的手段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关注与引导。我们将致力于使青少年透彻了解毒品的严重危害,并提升社会公众对毒品的辨识能力、预防意识和抵制能力,以确保禁毒工作的持续稳健发展。

(中国日报新疆站记者毛卫华|马倩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