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深化看成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让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的美好图景在黄河北岸变成现实

来源:闪电新闻
2024-06-17 09:56:38
分享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7日讯 济南全市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于6月15日—18日举行,活动按照“项目深化年”工作要求,以现场观摩形式,检验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工作成效,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奋力开创“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6月17日,观摩团走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对以下项目进行现场观摩。

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

聚焦粮食“智能、高产、减损”,整合资金1.25亿元,植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全国率先实现“耕种管收储”全过程智慧化管理,致力打造“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数字化管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粮食生产减损技术”四个国内领先的示范区。

科学规划园区种植。示范区内设置了6个种业园区、1个高产创建区、1个农机籽粒收获早熟品种区,共展示70个品种,2023年试验种植玉米品种69个、大豆2个、高粱2个、水稻1个。

搭建种业创新平台。规划建设以种业总部企业和研发平台为引领的“百亩科创港”,为企业、科研机构提供办公、科研、实验载体。目前,已引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项目12个、投资6200万元,种业企业6家。

提高增产减损效益。示范区预计提升粮食亩产15%,降低化肥农药等农资消耗30%,粮食全过程综合减损5%,减少90%人工,实现亩均增收300元,为粮食增产减损提供有益借鉴。

起步区阎桥村

阎桥村位于太平街道西北部,紧邻徒骇河,村域面积1952亩,共168户、647人。徒骇河沿岸6村聚焦瓜菜产业,打造跨村联建试点。作为太平街道骇河甜源联合党委办公室所在地,2023年村集体收入42.5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158元。

党建引领,服务融合。围绕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三室两厅一校”,优化党建、管理、服务职能;实施“三雁”工程,梯次化管理党员干部队伍;建立联合议事会议机制,“五步”议事共同研讨发展方向;设立“甜源六合”党员志愿服务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骇河甜源,产业联合。整合徒骇河沿岸6个村居瓜菜种植资源,创设产业发展联络中心。累计投资450万余元,建立瓜菜产业示范种植区和大规模种植区,打造15个瓜菜高标准高温棚,打响“伴春甜”精品西瓜品牌。年产达16000吨,销售收入1700余万元。

文化浸润,文明聚合。以“五联”村级事务管理模式激活基层治理“朋友圈”;赓续传统文化,传承剪纸、书法文化基因;开展“萤火计划”项目,推进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文化传承“三方”并进,打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十二村联建理想家园项目

十二村联建理想家园位于大桥街道安置西区,共规划三期64栋楼,计划安置12个村4600余户、13000余人。2023年4月完成一期回迁,占地22.84万平方米,共1075户、3200余人,入住率达100%。回迁以来,以泉韵乡居示范片区打造为载体,创新“165”工作思路,党建引领回迁后期扶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党建统领,一个核心聚起来。成立社区党委实体化运行,下设社区治理党总支和村务管理党总支,所属的社区办公室、网格、物业3个支部和12个村党支部有效衔接,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乡村组织振兴不断夯实。

践行为民宗旨,六大举措稳下来。以惠民便民利民为导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养中心,打造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善治、数字六大场景,不断提升回迁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挖掘增收潜力,五大行动富起来。打造“土地合理流转、资产有效盘活、微业逐步成形、就近实现就业、公司落地赋能”可持续发展链条,让社区由接受外界“输血”变成独立自主“造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