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筑巢引凤” 面向海内外引才纳贤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02 13:58:32
分享

11月30日,2022深圳大学青年科学家云论坛在深大粤海校区开幕,主论坛面向全球进行网络同步直播,近900名海内外学者受邀线上参会,旨在搭建面向国际的宣传展示平台,加大全球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力度,全面提升深圳大学引才的影响力。

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在致辞中表达了“求贤若渴”的爱才诚意。他说深圳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水平、创新能力、咨政建言、综合实力等方面稳步提高,被誉为国内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未来要深度融入深圳建设“三步走”战略,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引领,以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核心,以激发师生的进取精神为抓手,以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主线,通过实施一流学科计划、构筑一流师资高地、优化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追求卓越的大科研创新体系、构建一流办学模式和管理体系、实施“1+3+X”专项工程等举措,努力实现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目标。

副校长徐晨介绍了深圳大学的人才政策。他说,近年来,深圳大学以教师队伍为核心,建立完善学术荣誉岗位、特聘教授、“预聘-长聘”教师、全职授课教师、科研人员等聘用管理制度,形成了畅通的人才发展通道、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分层培养体系、青年教师稳定支持机制、博士后和专职研究人员晋升通道等,对青年教师科研经费、青年教师申报人才项目提供大力支持,形成了一套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除此之外,优质的科研平台、完善的保障服务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也给青年英才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和配套支持。徐晨表示,深圳大学期待通过此次论坛加强与全球知名高校青年学者们的深度交流和合作,也期待优秀的青年学者加入深圳大学,一起面向未来、共谋发展。

据悉,深大近年来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顶天立地”的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PCT专利等均保持持续快速进步和良好发展态势。

目前,深圳大学有市级及以上理工类实验室平台140个,其中国家级平台5个、部级平台7个、省级各级平台47个、市级平台81个,总数在广东省排名前5名;省部级以上各类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共21个;近五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项,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并列第13位,在广东省高校排名第2位。

深大“青稞”现身说法:平台好薪资高机遇多

据介绍,深圳大学坚持千方百计“联系上、吸引住、服务好”青年人才,支持和协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引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青年才俊。主论坛上,几位“青稞”现身说法,分享了他们在深圳大学工作的经历和感悟。

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猛2014年加入深大,2016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今年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是深大自主培养的“优青”“杰青”。他用“自由、年轻、完善、关怀、开放”几个关键词,概括了他在深圳大学八年多来的工作体会:“自由的学术氛围、完善的科研平台、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学校与科研团队富有活力和战斗力,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和频繁的校内外交流合作,都为个人和团队的科研与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为什么选择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弋泽龙说,在深大,他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机会、一次次的感动和信任,深大人开放的胸怀和超强的责任意识,为青年学者更加高效地开展科研工作铺路搭桥,为他突破性地在文科(经济学科)领域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当年的选择不仅仅是一个孤勇者的笃定,更是一个青年学者的小确幸。”弋泽龙说,“深大是我当下和未来始终坚定的选择。”

2011年考入深大读研、十年后以教师身份重回母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王琰帅讲述了自己从学生到老师的科研成长之路。他说,深大提供一系列职业培养与规划,帮助青年教师明确教学与科研的奋斗目标;自带“自由、开放与包容”的基因,给年轻人创造众多科研平台与进步机遇。在深圳大学的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的支持下,王琰帅于今年成功获得青年项目资助。他希望更多的海内外青年人才加盟深圳大学,“与深圳大学为伴,相信你能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据悉,此次云论坛的主论坛结束后,深圳大学各学院(部)和相对独立科研机构将分别举办分论坛。(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