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人”和“一城人”话剧《生死24小时》再现惊心动魄

来源:津云
2020-07-08 09:24:51
分享

津云新闻讯:除夕夜,一艘载有4000余名游客和船员的国际邮轮正在举行盛大晚宴,连续出现的发热病例打破了狂欢的氛围。联想到刚刚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忐忑不安的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了中国·天津身上。一场争分夺秒的救援行动和惊心动魄的应急处置就此拉开了帷幕……

  70人、50天、一部戏

日前,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出品,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创作排演的抗疫题材话剧《生死24小时》迎来一批特殊观众,他们是本市部分最美抗疫人物、援湖北医疗队、医疗救治和疾控人员及参与救援处置“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防疫的工作人员,大家在光华剧院共同观看了该剧。

该剧是根据今年疫情期间的除夕之夜,本市成功妥善处置“歌诗达赛琳娜号”国际邮轮的事例改编而成,剧中人物、故事都来源于现实原型。面对“一船人”和“一城人”,面对疫情和亲情,以童国梁为代表的各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以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战时思维、战时方法,积极主动迎接这场“大考”。

该话剧以艺术手段呈现了一场争分夺秒、惊心动魄的海上抗疫救援行动和整个科学应急处置过程,展现了本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实际行动,彰显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展现出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和负责任大国形象。

天津人艺历史上排演了许多紧扣时代脉搏的戏,这次也不例外。这部戏4月底建组,70多人用了五十天左右的时间,一天也不休息地加紧把戏排出来。

  真实事件的一次艺术再现

谈及创作历程,导演钟海告诉记者,《生死24小时》是真实事件改编的舞台剧,但是又不能把真实事件原原本本搬到舞台上,在创作的时候进行了戏剧化的处理。“创作之初,剧组到事发码头、悬吊直升机的机场、滨海新区指挥部等地进行座谈,收获很大。故事线索严格按照事件的发展组织,把当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背景,在舞台呈现方面采取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办法。演员的表演空间是运用散点式的现实主义的办法呈现。事件的每一步走向切换比较快,一个环节接着一个,不像传统戏剧集中事件集中空间,我们在舞美设计上,借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用巨幅高清屏幕作为空间的背景,既有写实特征又有意念的东西,兼顾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该剧舞美置景采取了一些独特的呈现方式。剧组启用了很多冰屏(一种新型LED显示技术),不打投影的时候它就是一块玻璃;打投影的时候它就是一幅画面,增加了空间的移动和变换效果。钟海说:“天津作为现代化大都市,处置现代事件更有科技感。这也是天津人艺创新的一种舞台样式,符合这部戏的结构。在创作时采取了歌队的样式,来表现诸如医护人员对邮轮上的游客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新闻发布会现场等大场面,使得整体线索清晰,散点的故事讲得清楚。”

这部戏高潮部分就是直升机取走船上人员的核酸检测样,呈现出这次的营救概念。剧中的飞行员童家龙的饰演者王雅迪告诉记者:“之前在《天使之爱》里扮演一名疫情期间救治患者的医生,这次饰演直升飞机飞行员。作为文艺工作者连续参与两部抗疫题材话剧的表演,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这部戏也是我进入天津人艺以来时间最紧迫的一部戏,大家疫情期间一遍遍联排,也是修改次数最多的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呈现一部优秀的话剧。”

剧中陆一凡医生的扮演者路国奇告诉记者:“我曾经演过不少医生的角色,但是这次是表现疫情期间的一位医生,更多了一些使命感。除了这部戏,疫情期间,我也参与了诗歌朗诵的活动,为大家加油打气。作为文艺工作者,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应尽的责任。”

好的文艺作品引发共鸣

话剧中的一段段感人情节不断引发场内观众强烈共鸣。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海河医院首席专家吴琦非常感慨,他告诉记者:“‘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的处置是一本教科书,这是全球因为新冠肺炎的第一例邮轮事件。天津市委市政府是这本教科书的主编,各部门通力协作,沟通和行动融合在一起,共同书写自己的篇章,也为全球疫情提供了范例。面临接不接,邮轮靠岸不靠岸的问题,中国以最大的担当把邮轮接过来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够担得起这么大的责任。这部剧以邮轮事件为主线,将所有医护人员在国家最需要时挺身而出的精神表现了出来。岁月静好时隐匿于平凡,大风大浪中挺立于潮头。所有艺术家用真情、真心去演绎当时惊心动魄的场景,让我们非常感动。剧中扮演童指挥夫妇的两位艺术家,我们曾经同台朗诵诗歌《若我归来》,这次看见他们在舞台上创作的《生死24小时》,用心用情表演,特别感动、感谢。”

滨海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空港经济区大队民警王博韬也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剧中美国议员宁可要自由也不接受隔离,其中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先保住性命,再谈自由。’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另外,演员演技也特别好,剧中童指挥的女儿女婿都在武汉的医院红区救治病人,孩子没有人照顾;童指挥的女儿救治病人时感染病毒去世,童指挥的儿子要驾驶直升机去海上取核酸检测样本;最后检测出核酸检测样本全部没有问题的时候,这3处细节让我感动的流泪了。剧中体现的团结、融合、协作的精神也鼓舞着我,作为一名党员民警,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时刻把群众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滨海新区东疆管委会干部王浩宇看完以后,很感动,很受教育。他告诉记者:“去之前,以为是完整再现歌诗达邮轮的过程,看过后发现,这部剧很凝练地展现了整个抗击疫情过程当中,各行各业所作出的贡献。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个剧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大国担当,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目前疫情进入了防控常态化,在这个时候有这样的文艺作品,能够激励大家,不能松劲,巩固我们现在防疫抗击疫情的成果,切实保证整个社会的运转,保障人民群众老百姓的健康。给大家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责任编辑:马雨晴_tj042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