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联合会主席弗兰克·阿斯卡尼2月1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往往有助于促进东道主经济发展,今年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有望发挥同样的作用。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这场运动会,这不仅彰显了中国非凡的组织能力,也有助于促进哈尔滨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马雪晶
亚冬会带来经济效益
文章指出,从经济角度来分析,大型体育赛事的积极影响可谓显而易见。根据法国体育法律与经济学中心(CDES)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2024年巴黎奥运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1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53亿元)。这种大型赛事不仅在短期内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带来了基础设施改善和旅游业增长的长期效益。
第九届亚冬会预计也会产生类似的影响。作为世界最大冰雪主题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20天累计接待游客就达到103万人次。由此可见,冬季运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哈尔滨从中受益匪浅。
亚冬会促进哈尔滨现代化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促进基础设施现代化。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哈尔滨为举办亚冬会大力改善交通、住宿和体育设施。这不仅让哈尔滨对游客更有吸引力,而且为当地民众留下了完善的基础设施。
从2015年到2024年,中国的冰雪运动场地从700个增加至近3000个。这一增长表明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广冬季运动,让冰雪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到2027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5万亿元。
与此同时,组织这种大型体育赛事也会促进当地就业。随着赛事的举办,当地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由此推动企业升级生产系统,雇用更多劳动力。在此基础上,民众的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升,进而从方方面面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事实上,这类赛事产生的积极影响远远超出举办时间的范畴,哈尔滨及其周边旅游业的增长就是一大例证。比如,2023—2024雪季,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2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19亿元,同比增长140%。
这就足以表明,冬季旅游的增长可以让整个地区产生连锁反应。从全国范围来看,2023—2024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8%,收入同比增长50%。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超过5亿人次。
亚冬会促进哈尔滨国际化
文章强调,大型体育赛事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推动举办城市迈向国际化。作为“冰城”,哈尔滨曾在1996年举办过亚冬会,这座城市的冰雪运动的全球影响力将越来越大。这不仅会吸引游客,也将吸引投资者,进而促进旅游业、冬季运动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哈尔滨冰雪装备器材企业的数量已经从2015年的约300家增长到2023年的900家左右,这座城市有望成为整个行业的战略中心。
此外,大型体育赛事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力。举办城市的居民不仅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会主动组织与赛事相关的活动,这无疑有助于巩固社会结构。
从政治角度来看,大型体育赛事可以促进政府、体育机构和民营企业在国际层面的对话与合作。亚冬会带来了建立新的经济和商业伙伴关系的机会,堪称体育外交的重要平台。
哈尔滨应当巩固作为世界领先的冬季旅游目的地的地位。若抓住了本届亚冬会的契机,哈尔滨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将迎来转折点,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冬季运动和冰雪旅游中心。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周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