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变化!新亮点!新体验!新活力!盘点红红火火的春节市场

来源:新华社
2025-02-05 08:52:42
分享

从中国年到世界年,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大街小巷年味儿浓厚,春节市场人气足、消费旺。各地春节市场红红火火、热气腾腾、亮点纷呈。

大数据显示,文旅市场人气旺盛、餐饮消费热气腾腾、以旧换新激发活力,全国各地通过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充分激发居民的春节消费热情,春节市场一片红红火火、年味儿十足。

【新变化!“文博游”迎来新春“开门红”】

农历蛇年春节假期,博物馆化身为充满年味与活力的文化殿堂,“文博游”迎来新春“开门红”。

■在上海,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办2025蛇年生肖特展“神秘蛇境”,从馆内藏品中精心挑选出80件珍贵标本,全面地向观众展示蛇类的进化历程和丰富多样的种类。

展览不仅科普自然知识,还深入挖掘中国历史上与蛇有关的文化典故,同时展示了蛇形机器人及其在未来的应用场景,将科学与文化、历史与未来巧妙融合。

观众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蛇年生肖特展外的活动展板前打卡拍照。新华社发(陈浩明摄)

此外,上海博物馆精选8件馆藏文物,并从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借展5件文物,举办“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

■在四川,记者走进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成都博物馆,穿越历史长河,探寻镌刻着“灵蛇”印记的文物,感受古人对自然和力量的崇敬。

■在北京,北京民俗博物馆以蛇生肖为主题推出巳至福升——蛇生肖主题展。十二生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展览通过蛇生肖的历史、文化、传说和故事,展现蛇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独特又深厚的象征意义。

新春假期,围绕蛇年生肖主题,各地文博场馆推动文物展览展示、社教活动等与节气文化、生肖文化、传统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机结合,积极营造浓烈多彩的节日氛围。从多地文旅部门节中盘点看,文博场馆访问人次同比激增。据旅游平台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农历春节假期前四天,展览展馆类、历史遗迹类文旅场所的预订热度同比飙升200%。

观众在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拍摄展品蛇纲网状铜器。新华社发(陈浩明摄)

春节假期的“文博游”热潮,不仅体现了各地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平衡,更折射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文化场所和文博场馆已成为游客与居民共享的休闲、娱乐、科普和学习的新空间。‘文博游’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越来越多的人在旅途中自发传承历史文化,感悟当代文明,树立文化自信。”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正成为吸引全球游客的“金字招牌”。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入境游客满意度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

【新亮点!文旅市场人气旺盛】

北京庙会、潮汕英歌舞、广东醒狮、闽南游神……今年春节文旅市场人气旺盛,“非遗”相关景点和产品成多个平台热点搜索。

近日,在北京民俗博物馆举行的北京东岳庙庙会上,市民游客在观看舞狮表演。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春节期间,在广东汕头市潮阳区,塔馆英歌队队员在街头表演。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在上海,“过大年”已经不仅是中国人的事,还吸引了全球目光。不仅海外兴起“春节热”,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过春节。

在中国过大年,这些外国友人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爱上了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喜爱摩登又秀丽的风景,更喜爱热情真诚的中国人。

在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和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新春嘉年华活动上,一名外国友人(左)体验中国传统服饰。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通过春节这个窗口,传统文化与开放包容相融合,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精彩。

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举行的2025浙江侨乡中国年活动上,外国友人在稻田内体验捕捞田鱼。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新体验!餐饮消费热气腾腾】

餐饮消费同样迎来高峰。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期前4天(1月28日至31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4%;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5.1%。

■在新疆塔城地区,年夜饭预订呈现出火爆景象。

年夜饭预订的持续火爆,体现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在江苏南京,商家推出年夜饭外卖、到店就餐等服务,为消费者带来多样化体验。

不少商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丰富年夜饭品类,创新烹饪技艺,打造年夜饭新体验。人们的消费方式在变化,不变的是对家人的爱和团聚的心愿。

美团数据显示,“年夜饭预订”“年夜饭餐厅推荐”相关搜索量月环比提升256%,年夜饭线上预订量同比增长305%,1月以来,该平台“非遗”主题团购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2倍,以中国美食文化体验为特色的黑珍珠餐厅年夜饭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20%。

除夕,家家户户忙着张罗年夜饭。各地年夜饭市场“热气腾腾”,折射出春节餐饮消费活力。新华社发(肖本祥摄)

【新活力!补贴优惠激发“换新”过大年】

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落地,更多老百姓选择“换新”过大年。

■在江苏,多地相继开启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扩围加力,补贴力度更大,补贴产品范围也更广,一场消费盛宴热闹“开席”。“一新一旧”之间,越来越多高质量消费品走向大众,走进生活。

■在上海,不少消费者将家电和电子类产品,列入了年货的购物清单。记者探访上海市区的商户看到,“国补”落地正在提振春节消费,“电子年货”受消费者追捧。

春节假期,真金白银的消费补贴吸引着消费者。商务部数据显示,年初至1月31日0时,全国共收到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更新补贴申请5.7万份;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179.3万台,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1714.5万件。假期前4天,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

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

乙巳新岁启,神州万象新。新的一年,人们正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奋力书写更美好的明天。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