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机场选址在佛山和肇庆交界处,“深圳第二机场”落地惠州。最近,香港机管局还花了约43亿元人民币,购入珠海机场35%的股权。
说到机场,大家普遍的印象是:它是城市的核心资源。
通常来说,相邻的机场之间是竞争关系。可在粤港澳大湾区有一种不太寻常的现象——很多城市把新机场建在了邻近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航线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市场和客流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那为什么会有“把机场建在别人家”的操作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土地不够用 了。像广州、深圳、香港这样的城市,发展太快,土地资源早就非常紧张了。再加上空域容量接近饱和,在邻近城市建机场,既能解决扩建问题,又能让机场运行更高效。
新机场不仅是基础设施的扩张,还是一种区域协作 的体现。比如,深圳支持建设惠州平潭机场,把部分国内航班转移到那里。这样一来,深圳就能腾出空域资源 ,发展国际航线,进一步强化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
而广州新机场建在佛山、肇庆的交界,不仅优化了广东西部的航空交通布局,还能辐射到广西的部分区域。这种安排,让区域资源 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也带来了协同发展 的好处。
“共享机场”之所以能实现,离不开大湾区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
地铁、城际铁路、高铁 把机场和城市紧密连接起来。广州第二机场的规划将直接带动佛山及周边轨道交通网的建设,大大提升了区域内的交通效率。
另外,还有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一系列跨境政策的加持。比如,“经珠港飞”,旅客可以先飞到珠海机场,再通过港珠澳大桥,到达位于香港国际机场禁区的海天中转大楼,直接登机飞往世界各地。这种模式让 跨境出行更加方便 ,也进一步加强了湾区机场的联动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机场群,正是题中之义。
从“共享机场”到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当机场成为全区域服务的枢纽时,它所承载的不仅是交通功能,更是大湾区从竞争到共生的发展新共识。
(总台记者 刘帆 林铭浩 邓裕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