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中午,62岁的市民郝银为在回民区奔腾社区为老餐厅内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开始乐享这一天中的幸福“食”光。
(资料图)
宽敞明亮的为老餐厅内,桌椅整齐摆放,氛围温馨舒适。随着饭点的到来,社区的老年人陆续来到餐厅用餐。“社区为老餐厅的饭菜味道好、价格实惠,解决了我吃饭的大问题,我每天都在这里吃。”郝银为一边吃饭一边说,自己住在附近,每日3餐都来这里吃,今天吃的是烧茄子、烩菜、酿皮和馒头,一共16元,主食和汤可以免费续。“我俩经常一起来,因为工作原因没有时间和精力做饭,在这里用餐既方便又放心。”一旁的“饭搭子”崔全弟说。
在售饭窗口前,记者见到了来餐厅打包饭菜的76岁市民云素珍,她告诉记者,从她家走几分钟就到餐厅了,孩子们都在上班,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知道吃什么,为老餐厅解决了吃饭难题。
小食堂,大民生。从吃得到、吃得起再到吃得好,老年人的就餐问题向来是民心所系。
奔腾社区位于成吉思汗西街广龙苑小区内,下辖5个小区,现有居民8912户10638人。采访中,奔腾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刘烨介绍,社区一楼打造为集就餐、养老、医疗为一体的嵌入式医疗养老服务中心,一楼的为老餐厅整体装修风格为简约风。餐品坚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为居民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饮。同时坚持智慧餐厅理念,利用智能技术和数字化管理,将传统餐厅变成了一个高效便捷、智能化用餐场所。比如食堂安装智能结算、智慧食堂数据平台等,用餐便捷、高效的同时还可通过大屏幕浏览伙食支出、查看食物热量、进行线上评价等。
近年来,回民区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立足区情实际,着力提升助餐服务供给。在街道、社区及区相关部门共同协调配合下,回民区深挖辖区可利用资源,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着力打造多家特色为老餐厅,方便辖区老年人就餐,切实提高辖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据回民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晨霞介绍,回民区采取“政府搭台、社会参与、专业经营”的经营与发展思路,通过社区无偿、低偿提供场地,民政积极打造,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企业,建设为老餐厅。餐厅根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提供营养健康的助餐服务。“从客群看,为老餐厅面对的是社区居民这一相对固定的顾客群体,特别是为社区内不方便做饭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所以与社会化餐饮相比,为老餐厅更重视性价比,餐厅的口味更家常,环境、服务更注重亲切实在。”杨晨霞说。
下一步,回民区将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加强服务管理,始终关注机构日常安全和为老餐厅食品卫生安全,用心、用力打造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记者 祁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