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文物去寻宝 发现科右中旗宝藏里的北疆文化

作者:编辑李春雪来源:央广网
2024-04-12 15:49:10
分享

2024年新年伊始,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文物保护工作迎来好消息:科右中旗嘎查营子遗址和额日吐墨书题记被列为第六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旗宝藏”再添两员“大将”。它们是“投影仪”,再现封存的历史;是“仪容镜”,传递无言的诉说;是“索引图”,激活被忽略的文化记忆,延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进程……

“‘中旗宝藏’的扩容升级为地方文物保护工作‘盖了章’,为人们了解北疆文化打开了一扇窗。”科右中旗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人陈长利自豪地说。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草原万里长城”金界壕遗址(科右中旗委宣传部供图)

这里有悠远的嘎查营子遗址,旷野的风吹来了漫天黄沙,掩埋了石器,却抹不掉人类走向文明的痕迹;这里有别具一格的“蒙格罕山”鲜卑遗存,人们在日升月落中翻山越岭,依山而居构筑家园,傍石而刻标记存在;这里有随葬品丰富、保存完好的辽代贵族墓穴,不仅生活、生产工具一应俱全,更有马具、弓镞等游猎用具;这里有自成一脉的“草原长城”金界壕,掘壕筑堡70年,横亘草原全长5000千米,见证北方民族交流史800年;这里有由中心向四周延展而成的放射状敖包群,四部十旗曾会盟于哲里木山,成为漠南蒙古盟旗统治的雏形。更不用说,那古拙的器物、神秘的题记和珍贵的“元代天字十二号夜巡铜牌”。

科右中旗博物馆镇馆之宝——天字拾二号夜巡铜牌(科右中旗委宣传部供图)

“这些珍贵的遗迹、遗存何止是‘中旗宝藏’,更是北方草原文化瑰宝!”在科右中旗博物馆,解说员陈乐乐常常听到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发出由衷地感叹。

在科右中旗大地,不可移动文物如鸿爪雪泥散落各处,成为大自然中润物无声的“老教室”;可移动文物如吉光片羽串珠成链,仿佛博物馆里引人入胜的“活教材”。

陈乐乐介绍说,近年来,科右中旗文博人不仅在文物展陈、讲解上下足了功夫,更在挖掘地方文博资源、讲好“北疆文化故事·中旗篇”方面费尽了心思。科右中旗博物馆充分发挥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阵地作用,依托“助人·筑梦·铸人”志愿服务项目,举办了“小小解说员”培训、“小小考古家”体验营、“红色故事宣讲”“红色国学之旅”夏令营、“国宝我来讲”“玩转博物馆”“礼颂中华图文展”等多样化的研学活动,出版《科尔沁右翼中旗博物馆馆藏文物集萃》。科右中旗文物考古研究所则长年奔走在田野村舍,从肥沃的文化土壤中“挖宝”“寻宝”,在广袤的科尔沁草原“传宝”“护宝”。

科右中旗博物馆解说员正在为来访者介绍镇馆之宝(科右中旗委宣传部供图)

“为家乡代言,我骄傲!”研学活动上,还是小学生的包文博言谈之间流露出满满的文化自信。

科右中旗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包金泉说:“考古工作做得越久,对家乡感情越深,人们的关注也为我们注入了新动能。”

随着越来越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项目的落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培育爱国爱乡种子、深耕北疆文化品牌的行动中来,在“老教室”和“活教材”的遥相呼应、相得益彰中,让北疆文化绵延不绝、熠熠生辉。

据悉,科右中旗共发现各类文物遗存18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2009年建设兴安盟首家旗县级综合性博物馆,现馆藏文物5598件/组,国家级珍贵文物153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37件、三级文物105件。

科右中旗博物馆馆长吴斯琴表示,“万物有源,我们的遗迹遗存是长城文化、草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证明,它所蕴含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统一性正是北疆文化的内核所在。”(娜荷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