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中国有川剧》“川腔蜀韵贺新春”川剧文化创演晚会在四川卫视及四川观察新媒体平台圆满播出,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川剧文化盛宴,引发热烈反响,在川剧传承与发展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四川启动“振兴川剧”计划以来四十余年间,川剧振兴成果斐然。一批优秀的川剧表演艺术家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众多年轻演员也纷纷崭露头角,勇挑传承重担。2024年9月1日川渝两地同时发布《川剧保护传承条例》,更是为川剧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明确鼓励各类媒体积极宣传推广川剧艺术。
在此背景下,此次晚会应运而生,以“川腔蜀韵贺新春”为主题,打造了“生声·不息”“粉墨·登场”“川腔·蜀韵”三幕视听盛宴,成为传承与创新川剧文化的生动实践。
融合创新,多元呈现川剧魅力
晚会在视觉效果呈现和技术手段运用上推陈出新,为观众带来全新观赏体验。表演舞台不再局限于传统戏台的方寸之间,而是深入眉山等街头巷尾拍摄外景节目,将川剧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场景相融合,让观众感受川剧的生活气息。创意串场短片的编排也别具匠心,通过精美画面和生动叙事,巧妙串联起各节目,使整台晚会更连贯流畅,让观众深深沉浸在川腔蜀韵的浓厚氛围中。
在节目内容上,晚会巧妙融合川剧多元素,创新表现形式。如川剧经典剧目《白蛇传》呈现中,传统川剧与现代舞台技术相结合,变脸、踢慧眼、白蛇缠身等绝技,让观众惊叹不已。在水漫金山环节时,XR技术配合灯光打造的汹涌浪涛扑面而来,白蛇现身时光影变幻,让观众深刻感受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独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一县一歌”最佳歌曲奖《川粤千年》实现川剧与粤剧的梦幻联动,当荔枝古道带来两个戏种的奇妙相遇,川剧与粤剧的独特魅力在这场表演里鲜活绽放。
经典新编齐聚,展现传承发展
晚会节目涵盖丰富,经典传统川剧与新编历史川剧交相辉映。四位梅花奖获得者陈智林、蒋淑梅、崔光丽、张燕齐聚舞台,分别带来《梦回东坡》《文昌第一福》《赠花卿》《芙蓉花仙》。舞台上,他们水袖轻舞、唱腔婉转,一招一式尽显川剧魅力,精湛演绎引得观众掌声雷动。大师同台不仅是川剧艺术的集中展示,更体现了对传统技艺的坚守,激励更多人投身川剧艺术。
其中新编历史川剧,如《梦回东坡》、《蜀道翠云》等,在保留川剧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元素和创意,通过新编手法让川剧与时俱进,体现守正创新的精神。在新编历史川剧《梦回东坡》中,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陈智林领衔主演,以散文式的戏剧结构将苏东坡在梦中追溯过往一生的故事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观众感受到这位文学巨匠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破圈大热,走向广阔舞台
众多明星助力晚会,川剧文化传递至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李丹阳、欧阳奋强、钱哆多等一众川籍明星担任节目讲述人,不仅为晚会带高人气,更实现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流。“我与川剧”故事秀环节中,欧阳奋强分享了自己13岁进入川剧团与川剧结缘的故事,讲述了川剧变脸、踢慧眼等绝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手法;李丹阳带来川剧《别洞观景》,分享了自己多年前跟名师潜心学习川剧的经历;钱哆多出身三代梨园世家,以经典剧目《战马超》为范本,“演”与“讲”相结合,解读川剧武生的绝技和门道。
薪火相传,共筑川剧未来
晚会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川剧薪火传承的生动体现。不同年龄段的演员们共同参与,展现了川剧在各个群体中的传承与活力。
儿童戏曲联唱汇聚了川剧、黄梅戏、京剧、越剧、昆曲等多种曲目,小小戏苗们唱响戏曲多彩活力!三花韵川剧团的老师们对川剧的热爱和坚守同样令人动容,极致热烈的表演不仅展现川剧魅力,也体现了老一辈川剧人的执着追求。
川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新时代,川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晚会的成功举办,为川剧的传承和发展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川剧、喜爱川剧,也为川剧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励着他们不断创新和进取。未来,期待川剧能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持续发展,这颗璀璨的明珠终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