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发布首批项目制培训清单纳入垃圾分类等“新职业”

作者:佚名来源:中国网 东海资讯
2020-11-30 16:45:15
分享

短视频制作、流媒体运营、垃圾分类……这些时下的热门“新职业”都纳入项目制培训范畴。作为《温州市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补贴管理办法》的“补充”,市人力社保局近期发布了温州首批53项项目制培训清单。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组织相关培训,政府将提供额度不等的补贴。

  “流媒体运营师”培训

据了解,2020年5月份我市发布《温州市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补贴管理办法》以来,各类职业培训热度高涨。今年新出台的《办法》相较以往,补贴项目更多、补贴范围更广。培训补贴项目除职业资格培训、岗前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外,还新增项目制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以师带徒培训补贴等三大类。

“近期接到很多机构的电话,咨询哪些类别的职业纳入补贴范围,怎么申请对应的补贴等问题。”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出此次的项目制培训清单,是对《办法》的补充和延伸,是为方便各有关单位或机构查询信息、对照执行,在组织培训过程中目标方向更为明确、实施路径更为精准。该份清单充分征询各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等单位的意见,并经过专家组认证,最终确定首批53项项目。

哪些职业可以关注项目制培训的技能大餐?

记者在清单中看到,除了人力资源、物业、仓配、金融等市场需求的职业类目外,还纳入了短视频制作、流媒体运营、垃圾分类、无人机驾驶、婚姻家庭辅导等新职业项目。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紧密结合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是此次清单的两个突出特点,今后也会依据这样的原则和标准,对清单作出及时的动态调整。

另悉,我市项目制培训采用直接补贴培训承办主体的方式开展,适用于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的培训对象。

● 项目制培训按每人每课时25元、不超过2000元进行补贴,受经贸摩擦影响的企业和我市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特定企业开展项目制培训可上浮30%;

● 其中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500元、复审培训每人补贴100元;

● 退役军人列入补贴的培训内容范围由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会商市财政部门和人力社保部门确定,并制定相关培训计划方案。

温州市项目制培训项目清单

撤桶并点、分类投放、知识培训、分类转运……看温州松台街道垃圾分类咋运转

"厨房里用剩下的酱油瓶,不可以扔到厨余垃圾桶里;蔬果皮这些好放的;蓄电池、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过期药品、废旧灯管、杀虫剂属于有害垃圾,要放入红色垃圾桶......"这位站在垃圾屋旁边,给前来倒垃圾的居民指导"垃圾分类"的,是街道的一名督导员。每天的投放点时间,督导员都会准时站在小区大门口的生活垃圾投放点,站在红绿蓝灰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前,监督并指导居民将分好类的生活垃圾投入对应的分类垃圾桶。

"目前来看,年轻人对于垃圾分类知识学得挺好,分的也不错。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普遍不如年轻人分的好,很多时候需要督导员现场帮他们再分。"督导员如是说道。

撤桶并点 凝聚各方智慧

这背后,是松台街道全体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的"巨大"转变。以前居民走出单元门就能扔垃圾,现在扔垃圾必须做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同时,进行投放时还有专门的劝导员在旁进行监督。这就使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不再局限于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模糊观念上,而是深刻落实在每天的生活方式里、实际行动上。

但松台街道撤桶并点试行之初却不是这样。一天只有两个时段能扔垃圾,单元门口的垃圾桶又都没了,扔垃圾得多走近百米……居民完全不能适应。"一些人随手将装满垃圾的塑料袋扔到单元门口。"郭公山社区一位居民说道。

为此,街道多次召开工作人员垃圾分类培训会,面对面向干部职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让主动分类、自觉投放成为生活习惯和行为自觉,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带好头、做示范,身体力行影响身边人。并要求各社区要提高重视,加强管理,做好物业及保洁员等基层工作者的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同时要向优秀社区学习先进经验,改进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进一步促进松台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能力提升。

不仅如此,街道还组建了一个巡查劝导队,每天在社区各个楼道和庭院巡视,发现有随意丢垃圾的居民立即劝阻,发现庭院或绿地里有随意丢的垃圾,立即收集起来然后分类投放到分类垃圾箱内。与此同时,还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以及发放宣传资料、赠送"垃圾分类"纪念品等贴近群众的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将垃圾分类宣传热潮掀到新高点。

"天天听着楼道长和志愿者讲垃圾分类,看着保洁员顶着烈日天天在社区里捡垃圾,谁也不好意思再随意丢垃圾了。"郭公山社区主任告诉记者,如今社区里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分类投放垃圾,虽然有的时候会分错,但至少已经认同了这一新的垃圾投放模式。

  "定时定点"上门回收垃圾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伴随着柔和响亮的背景音乐,一辆满载垃圾分类桶的转运车缓缓驶入温州市鹿城区松台街道雪山路商业街。

"垃圾前端分类后,如何避免‘混装混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精细化的分类清运,从源头杜绝。"街道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每天9:00-10:00,12:00-13:00,16:00-17:00,20:00-21:00 4个时间段,我们工作人员会开着分类直运车,沿街逐一驶过各家商户门口。分类直运车上有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垃圾桶、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四个垃圾桶。商户们"闻声而出",将店内分类好的生活垃圾投放至对应的垃圾桶中。另外,出现投放错误的现象是,工作人员还会进行专业的指导,引导商户进行正确投放。"

通过一个月的试运营,雪山路商业街再也见不到随意摆放的垃圾桶,取而代之的是摆放着干净、整洁的果壳箱,沿街商户们也养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沿街商铺们见证了雪山路从"脏乱差"到"示范街"的变化纷纷点头称赞,称街道这项"民生小事"营造了干净整洁的营商环境,是造福基层群众的好事。

乘胜追击,再创佳绩

松台街道在成功打造鹿城区首条雪山路垃圾分类直运商业街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推出的第二条垃圾分类直运示范街——杏花路,同时,在菱藕等八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直运试点成功后,九月份将街道范围内全面铺开垃圾分类直运工作,通过"以桶换桶"模式,有效减少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混装混运"现象,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撤桶并点、按时分类投放、全程分类直运……垃圾分类的典型实操机制在鹿城区松台街道全面展开,部分社区先进试水运行,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与沿袭多年的传统收运机制不同,垃圾分类收运模式眼下正改变着基层社区、城管、环卫等部门的工作方式,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居民的生活习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