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季,烧烤+大排档似乎成了夏季的标配,贯穿整个饮食档口。
说到这里,有一种美食不得不提,它就是生蚝。
正值夏季,生蚝个大,便宜,味美,什么蒜蓉生蚝、柠檬汁生蚝、炭烧粉丝生蚝......
图片来源网络
生蚝的美食加工方式多样化,因此受到广大公众的钟爱。
但也必须得提醒一句:生蚝真不是随便你说吃就能吃的。
不信你看↓↓↓
新闻截图
最近关于“大妈吃生蚝细菌感染差点送命”、“女子吃完生蚝不治身亡”的消息被讨论的非常火热,让不少生蚝爱好者慌了神。
在网上搜了一下,中招的小伙伴还真不少......
那么,小小的生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今天就跟大家好好的说一说。
吃生蚝感染的是什么细菌?
新闻中吃生蚝被感染的主要是创伤弧菌,又叫“海洋弧菌”,和霍乱弧菌同属于一类细菌物质,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在20℃左右,主要生存在海、河交接之处,多数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水中。
每年5—10月海水温度较高,海水中的创伤弧菌容易生长繁殖。此时,虾蟹等海鲜类食品大量上市,所食用的生蚝等海鲜就更容易聚集更多的创伤弧菌。因此,人体的感染几率会更大。
哪些途径可能感染“创伤弧菌”?
1、直接通过伤口侵入身体:
这种途径是比较常见的感染形式,一般在鱼虾等新鲜海产品的表面,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创伤弧菌。
如果在清洗处理过程中不慎被刺破了手,就会增加创伤弧菌从伤口侵袭身体的感染几率。
此外,海水中本身也存在着大量的创伤弧菌,当皮肤上存在伤口时,且经常泡在海水中,也会增加感染几率。
2、食用生的含有创伤弧菌的海鲜:
这类感染方式较为直接,主要是由于自身饮食情况而导致。
一般而言,生制海鲜上都会存在大量的创伤弧菌,比如说生蚝、生牡蛎等海洋软体动物。
就鱼类来说,创伤弧菌一般会存在于鱼类的表皮和鱼鳍上,鱼肉中并不会有。
但这也不意味着只要吃海鲜得人就会感染,这类感染属于一种“机会性感染”,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感染。
慢性肝炎人群、肝硬化患者、长期酗酒人群、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长期使用皮质激素人群、存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不全等人群,更容易通过生吃海鲜而感染创伤弧菌。
感染“创伤弧菌”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一般在创伤弧菌从伤口侵袭到人体12小时之后,会导致身体的皮肤出现红肿、疼痛以及起水泡的情况,感染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如果不能做到及时处理,上述情况很快会发展为坏死性结膜炎。所以,发现症状后应将溃烂部分切除,甚至截肢。
这是因为,通常感染创伤弧菌后会分泌出一系列的毒性物质,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皮下组织的血管炎、血管栓塞等病理改变。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进食生海鲜”而感染创伤弧菌的潜伏期一般在12小时到四天左右。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烧等,下肢皮肤先会感到疼痛,随之会出现皮肤红疹、水泡以及溃烂等症状,情况严重的可能会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对于感染创伤弧菌的最佳方式就是尽早发现,及时处理,避免情况恶化。
以后生蚝还能吃吗?
答案肯定是:当然可以。
吃海鲜之前一定要注意:
1.一般而言,不建议生吃海鲜;
2.吃之前一定要完全加热。
3.到正规渠道购买生蚝及其他水产品且保存好凭证;
4.加工清洗制作时要保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5.如果皮肤上有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不要接触海水以及海鲜生物,如果需要清洗和处理海鲜食品,一定要戴上手套。
6.不慎被海产品割伤,应该安全处理:
立即脱离海水或者正在清洗的海鲜,挤出伤口的脏水,消毒伤口,可以在感染12小时之内服用头孢噻污和米诺环素以预防感染,情况严重的要到正规医院处理伤口。
所以
说到底
生蚝不可怕
关键在于
不要生吃海鲜
避免被海鲜刺伤
来源:科普中国